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夜怀归》
《秋夜怀归》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青]韵

乡里千山月,尘埃两鬓星。

秋声虽是爽,客耳不堪听。

多泪风前烛,孤明竹外萤。

吟蛩更亡赖,终夜几曾停。

(0)
注释
乡里:乡村。
千山月:千山万岭的月光。
尘埃:尘土。
两鬓星:斑白的头发像星星。
秋声:秋天的声音。
爽:清爽。
客耳:旅人的耳朵。
不堪听:难以忍受。
多泪风前烛:在风中流泪的蜡烛。
孤明:孤独的光明。
竹外萤:竹林外的萤火虫。
吟蛩:吟唱的蟋蟀。
亡赖:顽皮。
几曾停:不曾停止。
翻译
乡村的夜晚,千山万岭映照着皎洁的月光,我两鬓斑白,如同沾染了尘埃的星星。
秋天的风声虽然清爽,但对于旅人来说,却难以承受这寂寥的听觉体验。
在风中摇曳的蜡烛,泪水涟涟,像是孤独的光明在竹林外闪烁。
连鸣的蟋蟀更是顽皮,整夜都在吟唱,不曾停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秋夜中对故乡的深深怀念。"乡里千山月"写出了家乡月色皎洁,山峦重叠的画面,而"尘埃两鬓星"则通过比喻,表达了诗人因长途跋涉和岁月流逝而在两鬓增添的风尘与白发。"秋声虽是爽",点出秋夜凉爽的气候,然而"客耳不堪听",却透露出诗人内心对家乡宁静生活的向往,客居他乡的耳朵难以承受这份寂寥。

"多泪风前烛"以蜡烛流泪自比,暗示诗人内心的感伤,"孤明竹外萤"进一步强化了孤独之感,萤火在竹林外微弱地闪烁,如同诗人的心境。"吟蛩更亡赖",秋虫的鸣叫不断,增添了诗人无尽的思乡之情,"终夜几曾停"则写出诗人彻夜难眠,思念之情无法停歇。

总的来说,这首《秋夜怀归》通过细腻的景物描绘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在外漂泊的孤寂无奈,具有很高的艺术感染力。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梦梅

西风昨夜到茅庐,勾引吟魂会老逋。

羌管数声惊别梦,一天凉月碧窗虚。

(0)

贾客乐

向来贾客西江多,江湖来往惯风波。

船䑸多泊下江口,白昼算缗夜饮酒。

吉日行程预有期,同来船伴勿相离。

解缆津头秋雨歇,落帆浦口夕阳迟。

行遇乡人说乡语,早晚当过云梦渚。

黄鹤楼前住几时,醉酒倡家逢旧侣。

荆南未已复江东,岁岁年年羁旅中。

若论骨肉长相守,不及沧江垂钓翁。

(0)

望远

水际烟村鸟外山,绿芜黄叶共人閒。

何因远结渔樵伴,南浦西陵日往还。

(0)

登五华寺旷怡楼

路入滇城北,萧然景象幽。

偶寻名胜地,因上旷怡楼。

雨霁千山色,松声四座秋。

始知人世上,亦自有丹丘。

(0)

竹枝词戏赠丘茂本

欲捲珠帘却下钩,愁来莫倚最高楼。

堤边几许垂杨树,不为侬郎系去舟。

(0)

姑苏怀古

胥目悬门乌喙过,至今哀怨入吴歌。

山河不为兴亡改,城社其如感慨何。

废苑春深芳草满,荒台秋尽夕阳多。

醉来一觉扁舟梦,也胜豪华逐逝波。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刘邦 卢谌 顾允成 马怀素 刘三吾 李天馥 杨云翼 乔吉 萧观音 伍乔 窦光鼐 桓温 薛莹 虞羲 雍裕之 冯班 綦毋潜 周亮工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