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爱江湖梦也寻,有泉来处乱云深。
凿开澄澈是天界,激起潺湲非世音。
鸿雁渚幽山两足,芙蓉堂冷水中心。
花时月夜扁舟兴,相约公馀一醉吟。
为爱江湖梦也寻,有泉来处乱云深。
凿开澄澈是天界,激起潺湲非世音。
鸿雁渚幽山两足,芙蓉堂冷水中心。
花时月夜扁舟兴,相约公馀一醉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湖景图。诗人以“为爱江湖梦也寻”开篇,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深深喜爱与向往,仿佛在梦境中也能感受到江湖的韵味。接着,“有泉来处乱云深”一句,通过描写泉水从云雾深处流淌而出的景象,营造出一种神秘而清新的氛围。
“凿开澄澈是天界,激起潺湲非世音”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超凡脱俗的感觉。诗人将清澈的湖水比作天界的镜面,而湖水中的潺潺流水声,则不同于尘世的喧嚣,仿佛是大自然最纯净的声音。
“鸿雁渚幽山两足,芙蓉堂冷水中心”描绘了湖面上的生动景象。鸿雁在幽静的湖边漫步,芙蓉堂则位于湖心,水中的倒影与周围的环境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画面。
最后,“花时月夜扁舟兴,相约公馀一醉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在花好月圆之时,乘着小船畅游湖上,享受自然之美的愿望。这不仅是对美好时光的向往,也是对友情和艺术创作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情感的追求,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诗情画意。
崇祯十五年,干支在壬午。
前此流亡民,强半归故土。
渐渐辟荒田,种麦兼种黍。
四月大麦熟,秧田绿可睹。
贼从蓼六来,衔枚疾如羽。
蹂躏四野田,麦枯不得取。
人民复散亡,孤城鲜完堵。
雉堞践为隍,丁壮遭击捕。
剪发阻归路,分曹隶行伍。
间或逃归乡,官法猛如虎。
从贼尚苟延,归乡还逢怒。
贼势益滋蔓,闾阎益孤苦。
何不宽其纲,招之返农圃。
腐儒无长算,良民气莫吐。
纪此戒后人,抚循望慈父。
妾夫充水兵,战死浃江口。
愿妾怀中胎,生男续夫后。
昨夜生一男,夫死妾有子。生男未一日,獐?遍邻里。
云贼来虏村,跣足偕逃奔。
妾死寻夫魂,杀妾贼之恩。
妾杀不足惜,妾死儿何存?
摺衾手襁儿,河上行迟回。
一步一颠扑,蓬发面如灰。
妾欲还娘家,娘家路悬悬。
指拈双银镮,手招河壖船。
刁民来夺衾,并夺妾儿去。
眼看将妾儿,投弃乱流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