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壬午寇从六安来复破庐江尽歼老稚捕击丁壮庐舍金币焚掠殆尽堞垣践毁如平地盖从来未有之惨也纪事一首》
《壬午寇从六安来复破庐江尽歼老稚捕击丁壮庐舍金币焚掠殆尽堞垣践毁如平地盖从来未有之惨也纪事一首》全文
清 / 宋儒醇   形式: 古风

崇祯十五年,干支在壬午。

前此流亡民,强半归故土。

渐渐辟荒田,种麦兼种黍。

四月大麦熟,秧田绿可睹。

贼从蓼六来,衔枚疾如羽。

蹂躏四野田,麦枯不得取。

人民复散亡,孤城鲜完堵。

雉堞践为隍,丁壮遭击捕。

剪发阻归路,分曹隶行伍。

间或逃归乡,官法猛如虎。

从贼尚苟延,归乡还逢怒。

贼势益滋蔓,闾阎益孤苦。

何不宽其纲,招之返农圃。

腐儒无长算,良民气莫吐。

纪此戒后人,抚循望慈父。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年)时,农民因战乱而流离失所,部分回归故乡的情景。诗中描述了农民们逐渐开垦荒地,种植小麦和黍子,四月麦子成熟,秧田一片翠绿。然而,贼寇从六安而来,行动迅速,践踏田野,麦子无法收割,人民再次流离失所,孤城残破。

贼寇不仅破坏农田,还导致更多的人逃亡,城墙被践踏成壕沟,青壮年被抓捕。人们被迫剪发,分散加入军队。偶尔有人逃回故乡,却面临严苛的官法。那些选择跟随贼寇的人苟且偷生,回到家乡的则遭受愤怒对待。贼寇势力愈发壮大,乡村生活更加艰难。

诗人呼吁当局放宽政策,招揽人们返回农业生产。他感叹自己作为“腐儒”没有长远之计,良民的怨气难以抒发。诗人以此诗警示后人,希望统治者能像慈父一样安抚和照顾百姓。

整体而言,这首诗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的悲惨景象,表达了对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的深切同情,以及对和平与安定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宋儒醇
朝代:清

猜你喜欢

沂山瀑布泉

百尺崖头观瀑布,泠泠飞雪洒晴空。

深山六月白虹见,哨壁三更银汉通。

直奔到海何曾住,欲上寻源不可穷。

救旱为霖浑易事,定须龙起此波中。

(0)

题八景八首,用杨修撰迁客韵呈黄侍御·其三金梅春暖

腊破冻风融,梅边春渐浓。

倚墙金的灼,照水玉葱珑。

暂止禽窥蕊,低飞蝶恋丛。

数枝流日脚,庭畔动虬龙。

(0)

溪居漫述十咏和施处士·其二

一曲溪流一曲津,津头风暖四时春。

飧霞客授还山诀,吹笛风传隔陇人。

晓枕红摇东海日,午窗凉覆北山云。

江山何处芙蓉棹,又送相思入夜闻。

(0)

招提联句同林见素何燕泉赋

散步逢招提,借榻共盘礴。

祇园峙双树,玉署来孤鹤。

藻镜湛清渊,贯城明碧落。

三人坐未行,六籍文可博。

孔壁开心传,汉庭重经学。

活水浚源头,禅流嘲注脚。

度世创虹桥,谈空抗鳌阁。

鸣磬诵涅槃,传灯恣谈谑。

扫除忘自身,解脱问谁缚。

削发逃君亲,布金入囊橐。

姚师遗影堂,靖难建荣国。

往事如浮云,彼髡竟冥漠。

携尊且尽欢,列俎纷参错。

浩浩襟期同,亹亹指趣各。

花朝药始齐,鸟弄歌仍作。

兰烟袅篆猊,松露惊栖鹊。

聊成石鼎联,匪赴旃檀约。

老梦在沧洲,荩怀效葵藿。

披衣起翱翔,振缨望寥廓。

浅霞绮尚明,返照丹犹烁。

尘劳倏已消,兴喻殊可托。

初月出碧山,咏归得真乐。

(0)

罗浮酥醪观

安期生,饮天浆。醉后一嘘噏,水露化作酥醪香。

飙骖陵羽已飞去,玄丘漠漠雪茫茫。

葛洪得丹砂,炼向安期家。

河车转运随日华,丹城亦得觞九霞。

天端比翼不可见,碧涧菖蒲开紫花。

(0)

和王岱麓一首

移家遥傍翠微开,委巷真成避地来。

癖病淹留虚岁月,清秋怀抱向楼台。

携壶每爱依芳社,席地何妨散绿苔。

多谢右丞情独至,殷勤杯酒故相催。

(0)
诗词分类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愤世嫉俗 怀才不遇 长江 松树 写风
诗人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郑道传 辛替否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