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昨夜到茅庐,勾引吟魂会老逋。
羌管数声惊别梦,一天凉月碧窗虚。
西风昨夜到茅庐,勾引吟魂会老逋。
羌管数声惊别梦,一天凉月碧窗虚。
这首《梦梅》由明代诗人谢士元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梦中寻梅的意境,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句“西风昨夜到茅庐”,以“西风”点明季节为秋,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到茅庐”则暗示了诗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环境。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引入了诗的主题——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次句“勾引吟魂会老逋”,“吟魂”指的是诗人的灵魂或灵感,“老逋”则是指梅树,这里借用了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将梅树比作老友,表达了诗人对梅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他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第三句“羌管数声惊别梦”,“羌管”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这一句通过“数声”羌管的响起,打破了诗人的梦境,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同时也增添了诗的哀愁氛围。这里的“别梦”既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句“一天凉月碧窗虚”,“凉月”描绘了秋夜的清凉与宁静,“碧窗”则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句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以净化的感觉。
综上所述,《梦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梦中寻梅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关系的思考。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巨石连天起,崇威压栋隆。
南阳卧龙地,西蜀草玄翁。
洞凿峨眉辟,根穿海窍通。
过云开锦绣,宿雾隐玲珑。
润助琴书色,明添桧柏丛。
春垣牵紫蔓,秋壁映丹枫。
淇澳常如琢,他山信可攻。
坚贞君子德,磊落古人风。
锡磬悬周庙,为渠峙汉宫。
玉衡当万国,苍佩冠群公。
镇静为磐久,精灵降岳同。
江河屹自障,瓦砾旧曾空。
作砺商家日,和钧夏府中。
升堂愧未可,瞻仰借磨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