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梦梅》
《梦梅》全文
明 / 谢士元   形式: 七言绝句

西风昨夜到茅庐,勾引吟魂会老逋。

羌管数声惊别梦,一天凉月碧窗虚。

(0)
鉴赏

这首《梦梅》由明代诗人谢士元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梦中寻梅的意境,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首句“西风昨夜到茅庐”,以“西风”点明季节为秋,渲染出一种萧瑟的氛围。“到茅庐”则暗示了诗人的居所,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略带孤寂的环境。这一句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巧妙地引入了诗的主题——梦境与现实的交织。

次句“勾引吟魂会老逋”,“吟魂”指的是诗人的灵魂或灵感,“老逋”则是指梅树,这里借用了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诗意,将梅树比作老友,表达了诗人对梅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这一句不仅展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也体现了他对高洁品质的向往。

第三句“羌管数声惊别梦”,“羌管”是古代的一种乐器,常用于表达离愁别绪。这一句通过“数声”羌管的响起,打破了诗人的梦境,暗示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界限,同时也增添了诗的哀愁氛围。这里的“别梦”既可能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也可能预示着即将到来的离别,引发了读者的共鸣。

最后一句“一天凉月碧窗虚”,“凉月”描绘了秋夜的清凉与宁静,“碧窗”则象征着诗人的内心世界。这一句通过景物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空灵而静谧的氛围,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寂寞。整个画面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心灵得以净化的感觉。

综上所述,《梦梅》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秋夜诗人梦中寻梅的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对高洁品质的追求以及对现实与梦境之间关系的思考。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富有哲理,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邃的情感世界。

作者介绍

谢士元
朝代:明

(1425—1494)福建长乐人,字仲仁,号约庵,晚更号拙庵。景泰五年进士。授户部主事,擢建昌知府。莅事明敏,民有持伪券讼田宅者,士元察其券为今式,而所讼乃二十年事,立知其伪。弘治初累官右副都御史、巡抚四川。坐事下狱。事白,遂致仕。有《咏古诗集》。
猜你喜欢

秋怀·其二

江城缥缈度飞鸿,露下高天月正中。

宫调谁家歌白苧,商飙昨日到青桐。

云迷八骏应回辔,凉入三边合奏功。

桂楫兰桡期不至,芙蓉开满五湖东。

(0)

再和昌国游洞庭西山诗八首·其四经桃花坞

夕阳下马桃花坞,不见桃花坞亦蓁。

溪壑春风空旧梦,柴扉流水或秦人。

图经可按桑田异,诗客多情燕麦新。

不用苦辛仍买种,梁园金谷总成尘。

(0)

石斋

巨石连天起,崇威压栋隆。

南阳卧龙地,西蜀草玄翁。

洞凿峨眉辟,根穿海窍通。

过云开锦绣,宿雾隐玲珑。

润助琴书色,明添桧柏丛。

春垣牵紫蔓,秋壁映丹枫。

淇澳常如琢,他山信可攻。

坚贞君子德,磊落古人风。

锡磬悬周庙,为渠峙汉宫。

玉衡当万国,苍佩冠群公。

镇静为磐久,精灵降岳同。

江河屹自障,瓦砾旧曾空。

作砺商家日,和钧夏府中。

升堂愧未可,瞻仰借磨砻。

(0)

踏莎行.枯荷

紫菂销香,红衣落艳。独馀败叶当风飐。

可怜憔悴不禁秋,旧时颜色无人念。

暮霭初横,斜阳半敛。一池碎绿萍飘点。

采莲歌断画桡空,小桥到处柴门掩。

(0)

鹧鸪天.雨过临安

瑟瑟凉风动客衣。入山何处采芳菲。

崖前湿树沾云腻,石上鸣泉带雨飞。

行役困,酒家稀。冲泥又过竹桥西。

安闲谁似持竿叟,短笠轻蓑坐钓矶。

(0)

生日潼关述怀

落拓生涯类转蓬,漫携书剑过关中。

惊心马齿频加长,回首龙山孰与同。

萱草倚庭应计日,萍花沾水亦随风。

敞裘针线高堂梦,霜冷吴天有断鸿。

(0)
诗词分类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诗人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费墨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