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怀·其二》
《秋怀·其二》全文
明 / 文徵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江城缥缈度飞鸿,露下高天月正中。

宫调谁家歌白苧,商飙昨日到青桐。

云迷八骏应回辔,凉入三边合奏功。

桂楫兰桡期不至,芙蓉开满五湖东。

(0)
鉴赏

这首《秋怀(其二)》由明代诗人文徵明所作,描绘了一幅秋日江城的静谧景象,充满了深沉的意境与细腻的情感。

首句“江城缥缈度飞鸿”,以“缥缈”二字形容江城的虚幻与遥远,飞鸿掠过,带起一丝丝悠远的思绪。接下来,“露下高天月正中”,将读者带入一个清冷而宁静的夜晚,月光洒在高空中,露珠闪烁,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

“宫调谁家歌白苧,商飙昨日到青桐。”这两句通过音乐和自然风声的描写,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静谧与神秘。宫调与白苧的歌声,似乎来自远方,而商飙(即秋风)吹拂着青桐树,带来了季节的更替感。

“云迷八骏应回辔,凉入三边合奏功。”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将云彩比作迷雾,八骏(古代传说中的八匹神马)似乎在云雾中回转,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同时,凉意从四面八方传来,仿佛是大自然合奏的一曲秋之交响乐。

最后,“桂楫兰桡期不至,芙蓉开满五湖东。”诗人以桂楫(桂木做的船桨)和兰桡(兰花做的船桨)比喻美好的愿望或理想,暗示这些美好可能无法实现。而“芙蓉开满五湖东”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虽然美好却遥不可及,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难以触及的感慨。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景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理想与现实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事物难以把握的无奈与哀愁。

作者介绍
文徵明

文徵明
朝代:明   字:徵明   籍贯:因先世衡山   生辰: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
猜你喜欢

浣溪纱

鱼子衫轻无限娇。淡妆和泪湿红绡。

起来无力整珠翘。

铃阁翠分湘女竹,绣床香影美人蕉。

冷风凄雨过花朝。

(0)

金缕曲.题碧城仙梦图

飘渺琼楼迥。正清宵、迷离好梦,游仙一枕。

十二阑干波曲曲,红杏枝头香眠。

却仿佛、旧曾游境。只恐吟魂飞不起,仗天风。

吹上三山岭。明月坠、万松顶。玉池莲叶田田浸。

怕回头、茫茫尘海,几层云影。

小倚碧桃花下立,又拍洪崖笑问。

说此去、蓬莱远近。

同上瑶台深处望,看五铢、衣薄星华冷。

骑鹤背、碧天永。

(0)

菩萨蛮·其七石溪鸥伴

荻花冷淡清溪畔。一痕晴雪苍烟晚。浅石枕中流。

盟鸥矶水头。菱歌何处起。知在芦丛里。

波涽半江蓝。纤云弄远天。

(0)

菩萨蛮·其三柘塘春步

野塘缓趁清游屐。垂杨瘦到无聊碧。风皱水粼粼。

回旋荡毂纹。莺梭花底织。燕剪澄波色。

红雨半溪烟。人家画里山。

(0)

满庭芳.暮春偕蕊渊、雪兰、蘅芳、畹兰诸姊妹看海棠

溪水拖蓝,遥山凝碧,素心联袂佳辰。

青畦缓度,雨洗一犁春。

风引残霞漾影,垂杨外、烟锁桥横。

听花杪、梵钟远递,莺语骂金铃。

阑边红玉萦,锦江春色,移种石根。

见娇姿、浅晕乍醒芳魂。

愁在杜鹃声里,啼破了、新绿如云。

归鸦急,斜阳黯淡,情思绕虚村。

(0)

金缕曲.仲春四日,以词代柬寄林风姊于松江

斗室青灯夕。酿花天、浓阴如墨,韶华堪惜。

何事春来秋又去,絮乱飘萍踪迹。

回首处、烟波遥隔。

蝴蝶不来香梦杳,照浓愁、一线弯弯魄。

疏花溜,篆香热。愁多翻道心儿窄。

洗残妆、泪珠镜汐,柔肠暗织。

花气迷离春影瘦,怀抱离情千叠。

检那样、深愁写出。

悄嘱东风飞燕子,寄相思、来往传佳什。

须郑重,春消息。

(0)
诗词分类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陶望龄 崔颢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