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其一》
《陈用之学士挽词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孔武仲   形式: 五言律诗  词牌: 水龙吟   押[真]韵

礼学康成后,朝廷复有人。

诗书奏旒扆,轨物锡朱银。

气象生台阁,光华动搢绅。

幽途应不憾,朋友自沾巾。

(0)
注释
礼学:指儒家的礼仪学问。
康成:这里可能指的是康成子,古代学者,也可能指礼仪学成就高的人。
朝廷:古代中国的中央政府。
复有:再次出现。
奏:上奏。
旒扆:古代帝王坐的屏风,代指皇帝。
轨物:遵循事物的规则或法度。
锡:赐予。
气象:景象,气象。
台阁:朝廷中的重要机构,如尚书省等。
光华:光芒。
动:触动,影响。
幽途:艰难的处境,困厄的道路。
应:应当。
憾:遗憾。
朋友:亲密的朋友。
沾巾:擦眼泪,表示悲伤或感动。
翻译
完成礼仪教育后,朝廷又涌现出人才。
诗书被呈献给皇帝,遵循法度的人得到赏赐朱笔和金银。
朝廷气象在台阁中显现,光芒照耀官员们。
身处困境的人应无遗憾,因为朋友会为他们感到欣慰。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古代文人学者对知识与学问的尊崇和追求,同时也透露出诗人对于朋友间相互砥砺、共同进步之情谊的赞美。首先,“礼学康成后,朝廷复有人”表达了对恢复正常学术活动后的喜悦以及对人才辈出的期待。

接着,“诗书奏旒扆,轨物锡朱银”则具体描绘了学问之美好,通过“诗书”这一文化载体传递着古人智慧与情感,而“奏旒扆”等物象征着高贵和尊荣。"轨物锡朱银"则是对这些文化成就的具体描述,用以金银装饰的车轴比喻学问之光辉。

诗中,“气象生台阁,光华动搢绅”进一步渲染了知识的高贵与光彩,"气象"指的是学术文化所散发出的气质,而“台阁”则是对高大建筑的比喻,形容学问之宏伟;"光华动搢绅"则强调了学问的照耀和美好。

最后,“幽途应不憾,朋友自沾巾”表达了诗人对于知识交流与友情的珍视。"幽途"指的是隐蔽或未被发现的道理,而“应不憾”则是说这些深奥的学问应当被发掘和理解;"朋友自沾巾"则意味着朋友间通过互相学习而共同进步,如同沾取对方的智慧。

这首诗充分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学问的尊重与追求,以及知识交流中友情的重要性。

作者介绍

孔武仲
朝代:宋   字:常父   籍贯:宋临江新淦   生辰:1041—1097

(1041—1097)宋临江新淦人,字常父。孔文仲弟。仁宗嘉祐八年进士。哲宗元祐初,历秘书省正字、集贤校理、国子司业。四年,为著作郎,论科举之弊,诋王安石《三经新义》,请复诗赋取士,又欲罢大义而益以诸经策。拜中书舍人,直学士院。八年,擢给事中,迁礼部侍郎,以宝文阁待制知洪州。坐元祐党夺职,居池州卒。与兄孔文仲、弟孔平仲以文声起江西,时号三孔。有《诗书论语说》、《金华讲义》、《芍药谱》、《内外制》、《杂文》、《宗伯集》(编入《清江三孔集》)。
猜你喜欢

鹧鸪天·其二青阳峡对酒

古木寒藤荫小溪。溪边更著好山围。

波閒容与双鸥净,空外飘飖一鹗飞。

湍浪泻,万珠霏。风前天棘舞青丝。

兰亭豪逸今陈迹,不醉东风待几时。

(0)

次韵伯庸待制上京寓直书事四首因以为寄·其一

举头凉影动明河,问信仙人八月槎。

斗下孤光悬太白,云间长御挟纤阿。

《霓裳》催按新声遍,凤藻需承曲宴多。

一代词华归篆刻,龙文还欲映雕戈。

(0)

满庭芳

祖道无修,真常妙用,悟来表里相通。

灵光现处,照见杳冥中。

晃耀清虚浩大,无遮障、拍塞冲融。

希夷甫,从来面目,返本复归空。真空。

明皎洁,唯然旷大,难测难穷。

一天吾道,寂湛出凡笼。

妙化方生正祖,通元首、返本归宗。

超三界,移神脱壳,物外显阳踪。

(0)

诉衷情令

众生薄福乐真闻。精进谨持功。

修斋坐禅礼念,终久落顽空。真实相,有无中。

好家风。玄元宗祖,太始门开,体照圆通。

(0)

长相思

虎龙调。坎离交。神水涓涓注玉瓢。云涛雪浪漂。

宝池浇。溉灵苗。初绽琼梅翠嫩摇。芳菲物外飘。

(0)

如梦令·其五题王阮亭雨花园

晏坐袈裟垂地,玉蕊从空飞坠。

摩诘转王维,天女自然游戏。

如是,如是,应证雨花三昧。

(0)
诗词分类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诗人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韩琮 韩菼 江万里 钱大昕 魏禧 冯梦祯 陈抟 王居安 陈寿祺 甄龙友 归子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