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径入修竹,高冠敞野服。
脾睨行翠微,云泉快耳目。
山径入修竹,高冠敞野服。
脾睨行翠微,云泉快耳目。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山林间漫步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之美与心灵之静。
首句“山径入修竹”,诗人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两旁是茂密的修竹,营造出一种幽静深远的氛围。接着,“高冠敞野服”描绘了隐士的装束,高高的帽子和宽松的野外服饰,暗示着他的身份与众不同,或许是一位追求自由与自然和谐的隐者。
“脾睨行翠微”中的“脾睨”可能是指隐士的目光或心情,他似乎在欣赏着周围的景色,那翠绿的山峦和轻盈的云雾,让人心旷神怡。“云泉快耳目”则直接表达了这种感受,云雾缭绕的山泉声,不仅悦耳,更让心灵得到了洗涤与放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流畅的表达,展现了隐逸生活的美好与宁静,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诗人巧妙地运用了视觉、听觉的描写,使读者仿佛能亲身体验到那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超脱心境。
雍容青琐汉儒臣,出牧东南七郡民。
秘府内分龙节贵,故乡朝看锦衣新。
湖山动色迎诗老,牛酒均欢慰路人。
岂愧能名循吏后,应留美化大江滨。
相逢日下黄门省。
回首风前画鷁津。
未省行春周泽国,即听鸣玉上枫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