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帷聊欲障堂皇,有德何须锦绣光。
四汉孝文真谊主,殿中只集上书囊。
帘帷聊欲障堂皇,有德何须锦绣光。
四汉孝文真谊主,殿中只集上书囊。
此诗《童丱须知·张设八篇(其一)》由宋代诗人史浩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德行之美的深刻理解与推崇。
首句“帘帷聊欲障堂皇”,描绘了在宽敞明亮的大厅中,帘帷轻轻垂下,仿佛是为了遮挡外界的喧嚣,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这里的“障”字,不仅指物理上的遮挡,更蕴含着心灵上的隔绝,暗示着内心的纯净与高雅。
次句“有德何须锦绣光”,则进一步阐述了德行之美远胜于外在的华丽装饰。锦绣之光固然夺目,但真正的美来自于内在的品德与修养。这句话强调了内在品质的重要性,提倡以德为先,不以物质的奢华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
后两句“四汉孝文真谊主,殿中只集上书囊”,将话题转向历史,以汉代孝文帝为例,说明他作为一位真正意义上的君主,不仅以德治国,还鼓励读书人献策献言,使得朝廷充满了智慧与创新。殿中聚集的“上书囊”,象征着知识与谏言的汇集,体现了君主广纳贤才、重视民意的政治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引例,深刻地表达了对德行之美的崇尚,以及对知识与智慧的重视,展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
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
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
相见翻惆怅,应怜责废官。
过深惭禄在,识浅赖刑宽。
独失耕农业,同思弟侄欢。
衰贫羞客过,卑束会君难。
放鹤登云壁,浇花绕石坛。
兴远江海上,迹在是非端。
林密风声细,山高雨色寒。
悠然此中别,宾仆亦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