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月九日》
《五月九日》全文
唐 / 司空图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

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

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uèjiǔ
táng / kōng

jīnshíjiēxiāoshuòxiángòngwǎngluó
cóngshīkuángjuéshèng

gāoyànlíng鸿hóngchá
zhōngbiéjìngwàishìxián

注释
金石:指坚硬耐久的金属和石头,象征永恒不变的事物。
贤愚:聪明的人和愚蠢的人,泛指所有人群。
网罗:捕捉或收罗一切事物,此处指世事对人的束缚。
达:通达,明白事理。
诗似偈:诗歌像佛教的偈语,寓意深远。
狂觉:疯狂或放纵的感觉。
哭胜歌:认为哭泣比歌唱更能表达情感。
高燕凌鸿鹄:燕子高飞,比喻志向远大。
鸿鹄:天鹅,象征高远的目标。
枯槎:枯朽的树枝,代表衰老或无生命力的事物。
芰荷:菱角和荷花,象征水中的美好景物。
别境:不同的境界,指超脱世俗的心灵状态。
闲魔:闲暇时的诱惑或干扰,暗示世俗的烦恼。
翻译
金银矿石都被时光消磨,聪明愚笨的人都被世事困住。
通达的人诗作如佛经般深奥,疯狂的人觉得哭泣比唱歌更舒畅。
高贵的燕子凌驾于鸿鹄之上,枯朽的木头压着菱角和荷花。
这里没有别的境界,除此之外都是世俗的诱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境。"金石皆销铄,贤愚共网罗"表达了万物都被熔化、区分不再存在,智者与愚者都在同一网中。"达从诗似偈,狂觉哭胜歌"则展示了一种超然于世的态度,通过诗歌来表达一种狂放而又自得其乐的情感。

"高燕凌鸿鹄,枯槎压芰荷"这一句描写了鸟儿飞翔在高空,而枯树下是沉重的芰荷,这里可能寓意着诗人超脱尘世的思想。最后两句"此中无别境,此外是闲魔"则表明在这片空间之内,已经没有其他的界限,而在这之外,只剩下了对付那些无关紧要的事物。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人生感悟的抒发,展现了一种清高脱俗、超然物外的情怀。

作者介绍
司空图

司空图
朝代:唐   字:表圣   生辰:837~908

司空图(837~908),河中虞乡(今山西永济)人。晚唐诗人、诗论家。字表圣,自号知非子,又号耐辱居士。唐懿宗咸通十年(869年)应试,擢进士上第,懿宗朝时曾被召为殿中侍御史。天复四年(904年),朱全忠召为礼部尚书,司空图佯装老朽不任事,被放还。后梁开平二年(908年),唐哀帝被弑,他绝食而死,终年七十二岁。司空图成就主要在诗论,《二十四诗品》为不朽之作。《全唐诗》收诗三卷。
猜你喜欢

次虞宪日近即事·其一

风落虚檐燕子声,屋头屋尾菜花明。

炉熏燕坐参消息,理本无亏莫望盈。

(0)

次张义立登九顶三绝·其一大像

坐断江山现法身,大光明里万波旬。

东风归棹津头过,同是慈航得度人。

(0)

小雪前三日钟冠之约余侍老人行山舟发后洪入杜坞自郑盖庵过阆山趋翔凤山菁山遍览杨坟秀园遂至何山道场山乘兴薄吴兴访玉湖书院水晶境界而归自戊子至庚子阴晴相半胜处辄徘徊赋诗饮酒伟哉观也数诗见后·其二宿妙胜阁

一径白云明似雪,满山红叶艳于花。

过溪买酒等闲事,只恐客来非当家。

(0)

万景楼次韵·其一

扶疏岩桂拒霜开,苍莽鵁鶄属玉来。

想见山阴秋色里,一声欸乃暮潮回。

(0)

道中得雨

我行田野间,吁嗟连数村。

千山收宿雨,溪作黄梅浑。

渐看风叶底,一洗龟坼痕。

馀功被行客,稍压旱尘昏。

(0)

春风两岸客来往,红日一川莺去留。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诗人
虞世南 叶绍翁 王粲 郭嵩焘 贯云石 邢昉 张华 殷云霄 王僧孺 陈德武 翁承赞 李因笃 程文海 高克恭 齐之鸾 魏源 欧阳詹 法式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