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前江水断肠流,泥自沉沉水自浮。
万物春来皆助恨,错呼萱草作忘忧。
门前江水断肠流,泥自沉沉水自浮。
万物春来皆助恨,错呼萱草作忘忧。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在闺中所感受到的孤独与愁绪。首句“门前江水断肠流”,以江水的流动比喻女子内心的痛苦与哀伤,仿佛江水也因她的悲伤而断流。次句“泥自沉沉水自浮”,通过泥与水的状态对比,暗示女子的情感深沉而外界却似乎无动于衷,水面上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象征着她内心的复杂情感。
接着,“万物春来皆助恨”一句,将自然界的万物春景与女子的愁绪联系起来,春天本是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季节,但在她眼中,一切都成了加重愁绪的因素,春的到来反而加剧了她的痛苦。最后,“错呼萱草作忘忧”则点明了女子试图借助外物来排解愁绪,却最终发现这一切都是徒劳,萱草虽能忘忧,但在她这里却未能奏效,反衬出她内心的绝望与无助。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深刻地表达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的内心世界,展现了古代女性在面对情感困境时的复杂心理状态。
小红开也,问韶华、今年何事春早。
尽道福星临照久,勾引东风仙岛。
一点恩光,列城生意,万物无枯槁。
圜扉深处,也应满地芳草。
却怪有脚阳春,如何移向崆峒了。
父老牵衣留不住,只有攀援遮道。
翠柏杯中,蟠桃花下,君看朱颜好。
路人遥指,他年黄阁元老。
荷花湖上船,松影沙外渡。
松行又九里,凉藓引深步。
石桥枕溪斜,中有入山路。
意行忘屈曲,拄杖扣层户。
入门已欣然,但恐所见阻。
更须上高楼,霁影蒙薄雾。
急风层巅起,雾破山缺处。
青林一点明,炯炯白鸟度。
独坐不须禅,山水得妙悟。
金马堂堂有陆沉,斯人出处可重寻。
豸冠议论回天力,绣节平反念母心。
一代师承无别派,百年朋旧托遗音。
便当佳传磨苍翠,桐桂森然欲出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