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壑布衣贤亦愚,玉阶紫衣妾亦夫。
书三十乘须饱读,鹏九万里从南图。
云壑布衣贤亦愚,玉阶紫衣妾亦夫。
书三十乘须饱读,鹏九万里从南图。
这首诗通过对比云壑中的布衣与玉阶上的紫衣,以及对读书和追求远大目标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于人生价值和追求的理解。
首句“云壑布衣贤亦愚”,将布衣置于云壑之中,象征着隐居或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这里的“贤”与“愚”并非绝对的褒贬,而是相对而言,暗示了布衣可能在世俗眼光中显得平凡或不被重视,但其内心世界和精神追求可能深邃而高尚。这句诗表达了对那些选择不同生活方式的人们的尊重和理解。
次句“玉阶紫衣妾亦夫”,则将视角转向宫廷,以“紫衣”代表权力与地位,而“妾”则可能指代那些在权力中心扮演辅助角色的人。这里通过“亦夫”二字,强调了即使在这样的环境中,女性同样具有独立的身份和价值,她们不仅仅是男性的附属物。这反映了作者对于性别平等和女性自主权的思考。
接下来,“书三十乘须饱读”,进一步强调了知识和学习的重要性。这里的“乘”可能指的是书籍的数量,意在说明要达到一定的学识水平,需要大量的阅读和学习。这不仅是对个人修养的要求,也是对社会进步的一种期待。
最后一句“鹏九万里从南图”,借用《庄子·逍遥游》中的典故,以大鹏鸟翱翔九万里的壮举,象征着追求远大目标的决心和勇气。这里的“从南图”可能是指从南方出发,前往更广阔的世界,寓意着对未知的探索和对理想的不懈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比不同的生活状态和追求,探讨了人生的价值、性别平等、知识的力量以及对未来的憧憬,展现了作者深刻的人生哲学和人文关怀。
良朋驱言驾,敢自怯舆风。
柳絮循郊色,先以慰别悰。
远落市嚣外,曰君古寺东。
入门君适出,盆花为客供。
久坐需之至,须眉跃相从。
呼酒三杯后,诗篇百首同。
翠竹生禅籁,文心于焉穷。
忙能探兹候,始信志所公。
繇来肝共沥,只此亦无封。
悠然俟晚磬,缅绪觉难终。
抵舍严更寂,黯默别为衷。
金陵兮望终,尚眇眇兮难通。
波缭转兮相缔,风参差兮末穷。
倚潺湲兮聘目,船容与兮西东。
江去去兮未随,山蹇蹇兮入胸。
乱帆影兮沓絓,忽南北兮迷从。
愁来兮生望,望逾远兮云逢。
积霮䨴兮阴昼,烟复继兮蒙蒙。
吹余气兮决去,揖东君兮陈衷。
客不堪兮再阻,反谓余兮容容。
羌遂逝兮西瞑,徒俛首兮问躬。
已劳心兮既久,何斯须兮有忡。
横四海兮自许,曾溯流兮可壅。
投词兮尔约,一捐玦兮此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