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王适细鱼》
《次韵王适细鱼》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古风

群鱼一何微,仅比毛发大。

嬉游极草草,鬓鬣自个个。

造物赋群形,偶然如一唾。

吞舟虽云巨,其乐不相过。

若言无性灵,还知避船柂。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yùnwángshì
sòng / zhé

qúnwēijǐnmáo

yóucǎocǎoliè

zàoqúnxíngǒurántuò

tūnzhōusuīyúnxiāngguò

ruòyánxìnglíngháizhīchuán

zhāi

注释
群鱼:众多的小鱼。
微:非常小。
毛发大:像头发丝一样细小。
嬉游:游玩嬉戏。
草草:随便、轻松。
鬓鬣:鱼的鳃或鳍。
造物:大自然。
偶然:随意、不经意。
一唾:一口唾沫。
吞舟:吞没船只。
巨:巨大。
其乐不相过:它们的乐趣并不超过小鱼。
性灵:生命灵性。
避船柂:避开船桨。
翻译
群鱼是多么微小,几乎像头发丝一样大小。
它们在水草间嬉戏,轻松自在,各自为政。
大自然赋予各种生物形态,就像随意吐出一口气。
即使是能吞下船只的大鱼,它们的乐趣也不及这些小鱼。
如果说鱼类没有灵性,它们还会懂得避开船桨。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次韵王适细鱼》,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群鱼的微小和生活状态。"群鱼一何微,仅比毛发大",形象地写出鱼儿体形之小,如同毫发一般难以察觉。"嬉游极草草,鬓鬣自个个",描述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活泼生动,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乐趣。诗人接着以"造物赋群形,偶然如一唾",感叹大自然的奇妙,即使是微小如唾沫般的鱼儿,也各具形态,各有其生存的乐趣。

"吞舟虽云巨,其乐不相过",诗人将大鱼与小鱼的快乐进行对比,指出尽管大鱼看似强大,但它们的快乐并不一定超过小鱼。最后,"若言无性灵,还知避船柂",诗人认为即使是最小的鱼也有生命和感知,懂得避开船只,体现出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洞察。

整体来看,这首诗寓言深刻,语言简洁,通过描绘细鱼的生活,表达了对生命多样性的赞美和对自然法则的敬畏。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送友人游昭州呈陈谦之佥判·其一

阆仙去补荔支谱,梅谷归呈飞鹜秋。

惟有瓜坡共君在,马蹄何苦又昭州。

(0)

甲午社日客桂林

卮酒豚蹄客里欢,石尤风紧枲衣单。

东阳病骨如鹦鹉,最怯南州社日寒。

(0)

观物·其一

雪中梅带春来,火里麦将秋至。

一动一静互根,阴阳未尝相离。

(0)

次晦庵先生韵自警

我非欠缺圣非馀,此性皆由气与虚。

欲认存亡为出入,莫嫌粗粝慕膏腴。

仰钻未得有门入,酬酢方知讲学疏。

一息犹存毋敢懈,从今要下死工夫。

(0)

闻吴丞图漳倅

黄屋南巡去不回,乾坤举目是尘埃。

风轻山鸟犹啼恨,露重园花亦溅哀。

只影独看西日落,满城争喜北人来。

先生莫为浮云动,忧国双眉皱未开。

(0)

怪事

怪事年来见未曾,岸今为谷谷为陵。

可怜龙向灵湫蛰,忍见猱来古木升。

四载干戈多白骨,半宵风雨独青灯。

腐儒未识皇天意,不信荆舒竟莫惩。

(0)
诗词分类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诗人
袁去华 葛天民 王融 黄公望 安希范 杜安世 陆九渊 庾肩吾 元结 陈叔宝 谢铎 刘琏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