阆仙去补荔支谱,梅谷归呈飞鹜秋。
惟有瓜坡共君在,马蹄何苦又昭州。
阆仙去补荔支谱,梅谷归呈飞鹜秋。
惟有瓜坡共君在,马蹄何苦又昭州。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乐雷发的作品,展现了诗人送别朋友前往昭州游历时的情感和景象。从鉴赏角度看,我们可以分析以下几个方面:
1. 意境:首句“阆仙去补荔支谱”中,“阆仙”指的是阆中(今四川南部地区),诗人通过“去补”一词,传达了一种修学或探索的行为,而“荔支”可能是某种特定的植物或者书籍,表明朋友此行有着学习和记录的目的。其意境给人以深远而不失雅致之感。
2. 情感:接着,“梅谷归呈飞鹜秋”中,“梅谷”或许是诗人的隐居所在,通过“归呈”表达了对朋友归来的期待和欢迎,而“飞鹜秋”则描绘了一幅秋日鸟飞的画面,这里既有对朋友归来后的美好预期,也映射出诗人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3. 友谊:第三句“惟有瓜坡共君在”中,“瓜坡”可能是某地名,通过“共君在”表达了与朋友共同相处的愉悦时光,以及不愿分离的情怀。这句话传递出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留恋。
4. 哲理:最后一句“马蹄何苦又昭州”则通过“马蝅”(即马脚)来形象地表达了对朋友远行的不舍和担忧,似乎在问,为何还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这里反映出诗人对友人的关心和牵挂。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离别之情,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高超的艺术造诣。
神龙无全形,古鹤有遗响。
斯文竟零落,浮世吾安仿。
风骚岂坠地,终只在天壤。
岁晏祭何方,苍茫付心赏。
先生昔未遇,才与年俱长。
十上所著书,寒蟾妒秋榜。
放浪为歌诗,下笔何萧爽。
轶群不及群,万马空驯养。
遂轻一日名,时重千秋想。
夜夜斗牛边,其光应万丈。
俄来霹雳文,一召君长往。
我自哭刘蕡,人谁惜任昉。
西华尚练裙,旧册谁拔奖。
古今言数奇,似此几无两。
赤水遗元珠,何人求象罔。
会罗九州铁,大铸珊瑚网。
屏低六扇,耐朝来、惯度药炉烟影。
著背寒生帘不捲,阴雪瓦棱犹剩。
炙炭才红,呵毫未黑,懒趣唯耽静。
谁来寻伴,小窗天气初暝。
同是千里依人,柔情绕指,为惜天涯病。
流水年光如梦里,孤负灯前人醒。
串断喉珠,字消心篆,绣被多时冷。
笑拈图画,一团梅竹相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