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非欠缺圣非馀,此性皆由气与虚。
欲认存亡为出入,莫嫌粗粝慕膏腴。
仰钻未得有门入,酬酢方知讲学疏。
一息犹存毋敢懈,从今要下死工夫。
我非欠缺圣非馀,此性皆由气与虚。
欲认存亡为出入,莫嫌粗粝慕膏腴。
仰钻未得有门入,酬酢方知讲学疏。
一息犹存毋敢懈,从今要下死工夫。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丘葵的作品,名为《次晦庵先生韵自警》。从内容来看,诗人在表达自己对个人品德修养和学问探索的自我警醒。
"我非欠缺圣非馀,此性皆由气与虚。" 这两句开篇直接指出自己的性情并非不够崇高或过于平庸,而是来源于内在的气质和外界的影响,表明诗人对自我的深刻认识。
"欲认存亡为出入,莫嫌粗粝慕膏腴。" 这两句则是在说要把握生命中的每一个细节,将生与死、进与退视作自然过程,不必苛求完美无瑕,也不应过分追求华丽的外表。
"仰钻未得有门入,酬酢方知讲学疏。" 这两句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但同时也感到困难重重,尚未找到打开智慧之门的方法,只能在学习中不断地领悟。
"一息犹存毋敢懈,从今要下死工夫。"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即使生命只剩最后一口气,也绝不放松警惕,必须从此刻起更加努力,不负韶光。
整首诗充满了对自我修养与学问追求的深刻思考和坚定的决心。通过这组四句,丘葵展现了自己对内外世界的洞察力,以及面对人生困境时的不屈不挠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