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咏史二十七首·其三》
《咏史二十七首·其三》全文
明 / 王夫之   形式: 六言诗  押[支]韵

桎梏荀卿性恶,逍遥王衍无为。

指鹿不迷物则,问蛙方證希夷。

(0)
鉴赏

这首诗是王夫之的《咏史二十七首》中的第三首,展现了他对先秦两位思想家荀子和王衍的不同评价。"桎梏荀卿性恶"一句,荀子主张性恶论,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需要用礼法来约束,而"桎梏"一词暗示了诗人对这种严格道德规范的批判态度。"逍遥王衍无为"则是对王衍的道家逍遥哲学的解读,王衍主张无为而治,诗人以"逍遥"形容他的超脱态度,但可能暗含对其空谈误国的批评。

"指鹿不迷物则"引用了赵高指鹿为马的故事,意在指出如果一个人不能坚守客观事实,就会迷失于主观偏见。"问蛙方证希夷"则通过与青蛙问答,寓言般地表达了对深奥玄妙哲理的探索,"希夷"通常指道家的神秘境界,诗人借此表达对超越世俗理解的追求。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历史人物的典故,既揭示了古代思想的矛盾与冲突,也寓含了诗人对人性、政治和哲学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王夫之

王夫之
朝代:明   字:而农   号:姜斋   籍贯: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   生辰: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

王夫之(1619年10月7日-1692年2月18日),字而农,号姜斋、又号夕堂,湖广衡州府衡阳县(今湖南衡阳)人。他与顾炎武、黄宗羲并称明清之际三大思想家。其著有《周易外传》、《黄书》、《尚书引义》、《永历实录》、《春秋世论》、《噩梦》、《读通鉴论》、《宋论》等书。王夫之自幼跟随自己的父兄读书,青年时期王夫之积极参加反清起义,晚年王夫之隐居于石船山,著书立传,自署船山病叟、南岳遗民,学者遂称之为船山先生。 
猜你喜欢

送施郡丞见龙归滇四绝·其四

世路崎岖蜀道难,阶前舞罢筑诗坛。

青山明月无拘刺,看尔鸾雏百尺竿。

(0)

赠辜君显荣

中年豪气未消除,博得奇勋愿不虚。

苏武寄书犹有雁,冯驩弹铗岂无鱼。

齐盐北海恒通市,汉扇南阳自结庐。

尊酒论交裙屐盛,管弦声里月明初。

(0)

台北厅长井村大吉招饮龟山第二发电所公廨,即席奉赠

相逢海外尽奇才,我亦何曾壮志灰。

流水声中刚驻策,桃花香里又衔杯。

吟风自笑诗如草,题石还愁字易苔。

多感因缘联翰墨,群仙抗手上蓬莱。

(0)

高阳台.邵陵途次得舍弟书,却寄并呈彭暄午

寒月凄魂,湖波荡魄,残年万里归来。

三载征轮,团圞算是今才。

浮云便有看山兴,约同心,吊古荒台。

渺尘埃,钴鉧潭边,一片苍苔。

萍踪已分飘零惯,只长头弱弟,愁抱难开。

霜鬓无情,那堪镜里潜催。

秋风屡负连床约,促飞鸿、急响凄哀。

悄裴徊,知否邮亭,一样羁怀。

(0)

一萼红.与宋比部周太史夜话

数更残漏,恁风风雨雨,酿就夜窗寒。

痕偶留泥,梦还怯水,春情草草阑珊。

算几日、便逢寒食,渐花飞、胡蝶作成团。

忙到莺莺,归来燕燕,甚事卿干。

一样光阴游戏,有窥墙密约,顾曲偷欢。

似醉疑醒,欲嗔成悔,无端兜惹凄酸。

只可惜、柳支漂荡,绾西东、遮莫浪栖攀。

试问铜盘蜡烬,泪为谁干。

(0)

卜算子.舟行

暮色挂征帆,帆外云罗剪。

芦荻萧萧乍感秋,便把西风恋。

旧约负闲鸥,作客天涯惯。

才是离家第一程,别意荒江满。

(0)
诗词分类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惜时 宴会 桃花
诗人
李廌 赵鼎 杨基 杨弘道 曹丕 范景文 夏言 郑谷 汪藻 朱淑真 严遂成 虞集 龚诩 吴文英 卢纶 王柏 方孝孺 刘长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