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老逢清节,归怀托素晖。
飞萤元失照,重露已沾衣。
稍稍孤光动,沉沉众籁微。
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
向老逢清节,归怀托素晖。
飞萤元失照,重露已沾衣。
稍稍孤光动,沉沉众籁微。
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十五夜月》,描绘了诗人独自在中秋之夜的感受。首句“向老逢清节”表达了诗人年事渐高,在这样的传统节日里更添了几分感慨。次句“归怀托素晖”则流露出诗人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寄托于明亮的月光。
“飞萤元失照”写出了月光之明亮,连飞舞的萤火虫都失去了原有的光芒,暗示了月色的皎洁。而“重露已沾衣”则描绘了夜晚的凉意,露水打湿了诗人的衣裳,增添了环境的寂静和清冷。
“稍稍孤光动,沉沉众籁微”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静谧,只有月光微微摇曳,周围的声音也变得低沉稀疏。最后两句“不应明白发,似欲劝人归”,诗人借月光的明亮,寓意自己白发斑斑,似乎在无声地劝告人们珍惜时光,尽早回归亲情和温暖的家。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夜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以及对家庭团聚的渴望,展现了宋诗深沉内敛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