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树小重山。微见烟鬟。短桥皓月两弯弯。
恰近银河明灭处,不似人间。泉石自潺潺。
半掩松关。旧家楼阁忆凭阑。
抛却湘弦张永夜,云水谁弹。
烟树小重山。微见烟鬟。短桥皓月两弯弯。
恰近银河明灭处,不似人间。泉石自潺潺。
半掩松关。旧家楼阁忆凭阑。
抛却湘弦张永夜,云水谁弹。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晚嵩山景象。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山中烟树、皓月、短桥与银河巧妙融合,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烟树小重山。微见烟鬟。" 开篇即以轻柔之笔勾勒出山间烟雾缭绕的朦胧美,仿佛是大自然的轻纱覆盖在山峦之上,增添了几分神秘与幽静。
"短桥皓月两弯弯。恰近银河明灭处,不似人间。" 这几句进一步渲染了月夜的美景,短桥与皓月相互映衬,形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银河的明灭之处,更添了几分梦幻色彩,让人不禁感叹这并非尘世所能见到的景致。
"泉石自潺潺。半掩松关。" 水流的声音与山石的静默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种和谐的自然乐章。松关半掩,既暗示了山中隐秘的氛围,也预示着某种未知的探索与发现。
"旧家楼阁忆凭阑。抛却湘弦张永夜,云水谁弹。"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当前孤独心境的抒发。"湘弦"可能指的是古琴,"云水谁弹"则暗示了无人能解的孤独与深邃的情感。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情感的层层铺陈,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细腻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