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
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
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送别的画面,诗人以深邃的笔触勾勒出自然景物与人物情感的交织。
"天高淮泗白,料子趋修程。" 开篇即以宏阔的天空和淮河之广阔设置氛围,"料子"指的是行走中的朋友,"趋修程"则是他们即将踏上的道路。这两句展现了送别时的壮观景象。
"汲水疑山动,扬帆觉岸行。" 水波荡漾,仿佛山岳也随之摇曳,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增添了一份神秘感。"扬帆"则是指船只起航,每一个字都透露出一丝离别的情愫。
"云离京口树,雁入石头城。" 云朵在京城之口飘逸而过,大雁飞入古老的石头城,这两句以高远的视角捕捉了自然与人造景观的交融,同时也映射出诗人的心绪随着友人的离去飘向远方。
"后夜分遥念,诸峰霜露生。" 夜深人静之时,那份别离之情愈发浓烈,每一座山峰都沐浴在清晨的霜露中,这不仅是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秋日风光的细腻描绘,表达了送别时的无限思念和对朋友离去后的深切怀念。每一个意象都紧扣主题,每一句都流露出作者深沉的情感。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送别,更是诗人情感世界的一次深刻展现。
我祖绍圣初,盖亦登名第。
君家龙图公,实托同年契。
岂知渡江久,游宦各零替。
低头藉世禄,怅望月中桂。
宜为俗辈嗤,敢作台阁计。
子方英妙时,文已合斯世。
煌煌庆元春,南省果高缀。
相看慈恩塔,益振子苗裔。
如凤千仞翔,如鹤九皋唳。
从兹恢远业,其肯负六艺。
志尚昔之贤,仕明古之制。
清明到华要,庆会屏氛翳。
叹我正浮沉,期子转磨砺。
载咏章泉诗,词林信根柢。
渡头脆柳不堪攀,岭背彫枫尚见斑。
店小青旗低拂马,寺荒苍藓暗封关。
但知鱼乐如吾乐,未必僧閒似我閒。
忽忆去年今日处,楚山欲尽见秦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