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冬日》
《冬日》全文
唐 / 孟郊   形式: 古风  押[尤]韵

老人行人事,百一不及周。

冻马四蹄吃,陟卓难自收。

短景仄飞过,午光不上头。

少壮日与辉,衰老日与愁。

日愁疑在日,岁箭迸如雠。

万事有何味,一生虚自囚。

不知文字利,到死空遨游。

(0)
注释
事:行事, 动作。
不及周:不周全, 不完备。
吃:行走困难。
陟卓:上坡。
短景:短暂的阳光。
午光:正午的阳光。
辉:光辉, 光彩。
愁:忧虑。
疑在日:疑惑时光是否仍在。
岁箭:岁月如箭。
虚自囚:虚度光阴, 自我束缚。
文字利:读书的好处。
空遨游:无谓地游荡。
翻译
老者行事谨慎,却常有疏漏。
马蹄冻得难行,上坡艰难无法控制。
短暂的阳光斜照而过,无法到达高处。
年轻时充满光彩,年老时满心忧虑。
每日忧虑时光流逝,岁月如箭般飞逝。
世间万物有何意义,一生都在虚度光阴。
不理解读书的好处,直到死亡都在无谓地游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老人在寒冷的冬日里行走时所感受到的人事沧桑与生命周期。开篇"老人行人事,百一不及周"表达了老者对于世事的无奈和无法回避的宿命。而"冻马四蹄吃,陟卓难自收"则形象地描述了冬日里的艰苦与自然界对生命力的压迫。

接着诗人通过"短景仄飞过,午光不上头"描绘出老人在寒冷的阳光下行走时的孤独和衰败。这里"短景"可能指的是短暂的景象,而"午光不上头"则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命力的消退。

"少壮日与辉,衰老日与愁"一句直接表达了人生从年轻到老去的过程,以及这种转变所带来的忧虑。紧接着"日愁疑在日,岁箭迸如雠"则将这种时间流逝的快感比喻为箭一般射向生命,充满了对死亡和衰败的无力感。

最后两句"万事有何味,一生虚自囚。不知文字利,到死空遨游"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物失去兴趣,对于一生被束缚的感慨,以及对知识和文学的无奈。这里"文字利"可能指的是通过文字来理解和表达生命的意义,但即便如此,也无法挽回时间流逝带来的损失。

总体而言,这首诗是对人生苦短、世事无常的一种深刻反思,充满了悲凉与哲理。

作者介绍
孟郊

孟郊
朝代:唐   字:东野   籍贯: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   生辰:751~814

孟郊(751—814),字东野,唐代著名诗人。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县)人,祖籍平昌(今山东德州临邑县)。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洛阳),后隐居嵩山。孟郊两试进士不第,四十六岁时才中进士,曾任溧阳县尉。由于不能舒展他的抱负,遂放迹林泉间,徘徊赋诗。以至公务多废,县令乃以假尉代之。后因河南尹郑余庆之荐,任职河南(河南府今洛阳),晚年生活多在洛阳度过。
猜你喜欢

秦淮河春游即事

桥下溪流燕尾分,湾头新水惯湔裙。

六朝芳草年年绿,双调鸣筝户户闻。

春雨杏花虞学士,酒旗山郭杜司勋。

儿童也爱晴明好,纸剪风鸢各一群。

(0)

冬夜读书示子聿八首·其三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0)

牡丹

何人不爱牡丹花,占断城中好物华。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娇万态破朝霞。

(0)

偶作

莫为危时便怆神,前程往往有期因。

须知海岳归明主,未必乾坤陷吉人。

道德几时曾去世,舟车何处不通津?

但教方寸无诸恶,狼虎丛中也立身。

(0)

雨宿

雨宿花光重,风浮草色轻。

转添莺欲语,更觉柳摇情。

碧野真如洗,烟林复与清。

欣欣群物意,相对愧劳生。

(0)

咏岩桂二首·其一

亭亭岩下桂,岁晚独芬芳。

叶密千层绿,花开万点黄。

天香生净想,云影护仙妆。

谁识王孙意,空吟招隐章。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诗人
孔武仲 邓林 潘希曾 庞嵩 释怀深 张穆 袁说友 谢肃 董纪 周岸登 杨爵 孙应时 林大钦 黄公辅 黄廷用 戴梓 华镇 杨荣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