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大梁归途舟行即事·其二》
《大梁归途舟行即事·其二》全文
明 / 沈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天际乌云合,山头急雨来。

跳珠江鸟没,喷雪浪花回。

篷暗收书帙,舟停望石台。

林端有空翠,万里夕阳开。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归途中的舟行景象,充满了动态与色彩。首句“天际乌云合”以乌云密布预示着即将来临的暴雨,营造出一种紧张而凝重的氛围。紧接着,“山头急雨来”直接点明了雨势之猛,将读者带入了风雨交加的场景之中。

“跳珠江鸟没,喷雪浪花回”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形象的描绘,将暴雨中鸟儿被雨水驱散、江面掀起的浪花如同白雪飞舞的景象展现得淋漓尽致,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丽,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波澜。

“篷暗收书帙,舟停望石台”则转为对舟行状态的描写,篷暗暗示了风雨中的昏暗,收书帙则可能意味着诗人暂时放下手中的书籍,专注于眼前的舟行。舟停则可能是为了避雨或等待风平浪静,望石台则可能是诗人眺望远处的景致,表现出一种静观其变的心态。

最后,“林端有空翠,万里夕阳开”描绘了一幅雨后初晴、万物复苏的景象。空翠指的是雨后山林间弥漫的清新之气,万里夕阳开则寓意着大自然的宽广与美好,给人以希望和宁静的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不仅展现了自然界的壮观与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与对生活的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作者介绍

沈揖
朝代:明

猜你喜欢

石室

君不见西汉文翁为蜀守,蜀学不居齐鲁后。

诸生竞欲保翁名,石室镌磨贵难朽。

东汉高公又几时,为作石室还如兹。

至今二室坚且久,文公高公名不衰。

世间可传唯铁石,石终可泐铁终蚀。

古人好事留其名,石室存亡竟何益。

汉水沉碑知在不,叔子名存空岘首。

安得眼看石室销,要知二子名终有。

(0)

十八学士写真图

虬髯少年龙凤姿,手提一剑平九维。

瀛洲学士十八辈,如雕虎啸清风随。

到今丰姿传粉绘,皎如琪木参琼枝。

秦王功高盖天下,脱略世故容小疵。

数公不语意有在,敬宗流辈宁何知。

倘收王魏文学馆,事如辰嬴当早谏。

美哉贞观犹有恨,洗苏众像一长叹。

(0)

赠王性之

性之自是英特人,唯恐富贵来逼身。

我非宝公亦识子,地上复见天麒麟。

眉间爽气照秋色,山水顿觉生精神。

胸中撑拄万卷读,对客倾泻如崩云。

不恨子未识和仲,但恨和仲未识君。

道山归计傥可缓,且复白帢拖红尘。

他年携我渡弱水,侥倖一看瀛州春。

诗成笑答千岩响,东崦峰头涌玉轮。

(0)

遣兴二首·其二

酒经自得非多学,诗律伤严近寡恩。

田里歌呼无籍在,朝廷议论有司存。

(0)

题李西杰水竹居

在昔香山老,水友而竹师。

心虚是师道,性静友亦宜。

孰谓物理妙,乃为高贤资。

佳哉陇西子,结屋溪之湄。

溪上亦何有,有竹如在淇。

涓涓峙寒碧,澄澄烛须眉。

微风一披拂,杂佩声参差。

俄顷万籁寂,粹然淡馀姿。

可但子师友,我方师友之。

未到三叹息,徒劳形梦思。

(0)

东湖·其一

门巷深深过客稀,杖藜闲坐钓鱼矶。

醉来一枕华胥梦,肯校人间是与非。

(0)
诗词分类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诗人
徐庸 李流谦 凌云翰 贝琼 强至 程公许 孙一元 欧必元 李昱 苏葵 林弼 郭印 区越 林希逸 韩元吉 李石 葛胜仲 缪公恩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