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红菊二首·其二》
《红菊二首·其二》全文
明 / 孙蕡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灵均且莫怨清醒,楚水朝云炫落英。

宿酒未平佳节过,西风吹帽最多情。

(0)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孙蕡所作的《红菊二首(其二)》。诗中以红菊为载体,抒发了对时光流逝、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灵均且莫怨清醒”,借用屈原(又称灵均)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屈原清醒自守精神的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自己在现实中的清醒与坚守。接着,“楚水朝云炫落英”一句,描绘了一幅楚水朝云、落英缤纷的画面,既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也暗喻了人生的短暂和美好。

“宿酒未平佳节过”一句,点出了诗人并未完全从节日的欢愉中恢复过来,却已迎来了新的一天,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无奈和感慨。“西风吹帽最多情”则以风物拟人化,将西风比作多情之人,吹动帽子,似乎在提醒诗人珍惜时光,增添了几分生活的诗意和哲理。

整首诗通过红菊这一意象,以及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时光和自然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赞美,也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情感丰富,寓意深远。

作者介绍
孙蕡

孙蕡
朝代:明

(1334—1389)广东顺德人,字仲衍,号西庵。博学工诗文。明兵下广东,蕡为何真作书请降。洪武中历虹县主簿、翰林典雅。预修《洪武正韵》。出为平原簿,坐事被逮,罚筑京师城垣。旋得释。十五年,起苏州经历,坐累戍辽东。又以尝为蓝玉题画,论死。有《西庵集》。
猜你喜欢

七夕

远客清樽夕,虚堂玉露秋。

关山频北望,河汉已西流。

叶落他乡树,砧催故国楼。

今宵看织女,未必诣牵牛。

(0)

西苑杂咏和荪友·其二

黄幄临池白鸟飞,金盘初进鲙鱼肥。

太平时节多欢赏,花萼诸王半醉归。

(0)

秋晓登沧浪亭呈宋中丞

初日上东南,林亭空宿翳。

草香珠露重,的皪侵衣袂。

唱杳曲池菱,吟馀小山桂。

犹闻遗翰墨,但惜沉碑碣。

望古情已深,怀贤感亦系。

由来澹荡人,别作流传计。

翕赩贱原尝,虚徐狎庄惠。

谁陪飞盖游,属和高文丽。

(0)

寻春

野外寻春三月时,偶然昨夜与僧期。

山多树老行人断,流水柴门午磬迟。

(0)

周文矩庄子说剑图后有董宗伯书《说剑篇》

古今人物画手谁第一?晋有卫协吴曹兴。

南唐周生更奇隽,行笔瘦制姿崚嶒。

此图在世逾千载,墨光黯淡生光晶。

君王隐逸各有态,蚕丝烟篆交回萦。

目瞋鬓突五剑客,短后之衣曼胡缨。

二人旁立目左顾,剑如星日光纵横。

昂首右顾者三士,二人按镡神欲生,一人拔剑作虎步,怒如截兕吞长鲸。

使笔如剑剑气出,此公无乃能铁兵。

庄生说剑固豪快,十步千里无留行。

千年奇论佐奇笔,挥毫泼墨皆飞鸣。

云间墨妙更遒绝,钟王腕底纷斗争。

自云昔见吴兴书《说剑》,恨不作图双妙并。

今逢此卷信神物,又恨作书非赵卿。

徘徊三叹出金石,焕然妙迹如神明。

我闻周生妙得后主作字法,秋胡谢女风格清。

秦淮花月汴京土,感此伤人今古情。

(0)

退谷

偶随泉声行,还逐泉声止。

泉声近不鸣,清流石齿齿。

孤亭俯层巅,满阶红叶委。

万籁动笙竽,岚光生涧底。

秋气入夕佳,微凉耽徙倚。

蓬瀛想金仙,薜荔吊山鬼。

此地昔流觞,高会拟曲水。

我来悄无人,空山落松子。

望远资无穷,念往情何已。

兀兀碧槛前,坐看溪云起。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毛伯温 阎尔梅 刘叉 陈谏 李格非 刘光祖 崔融 呼文如 陈耆卿 曹端 陆树声 吕蒙正 辅广 高珩 董思恭 吴锡麒 宋江 蔡允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