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由小校出从征,优擢奇雄至总兵。
留后脩桥耻苟活,复前入阵遂捐生。
绿旗中祗一人实,绝域外传千载名。
裹血结缨宁让古,诗非奖勇奖忠诚。
始由小校出从征,优擢奇雄至总兵。
留后脩桥耻苟活,复前入阵遂捐生。
绿旗中祗一人实,绝域外传千载名。
裹血结缨宁让古,诗非奖勇奖忠诚。
这首诗颂扬了清朝时期一位名为高天喜的阵亡总兵。诗人以“惜阵亡总兵高天喜”为题,表达了对这位英勇将领的深切哀悼与敬仰之情。
首句“始由小校出从征”,描绘了高天喜从一名小军官开始,逐渐成长为战场上的佼佼者。接着,“优擢奇雄至总兵”一句,赞扬了他通过卓越的军事才能和勇敢的表现,最终晋升为总兵的辉煌历程。
“留后脩桥耻苟活,复前入阵遂捐生”这两句,展现了高天喜在面对困难时的坚韧不拔和勇于牺牲的精神。他不仅在修桥这样的后勤工作中表现出色,更是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英勇地投入战斗直至牺牲,体现了他高尚的道德品质和对国家的忠诚。
“绿旗中祗一人实,绝域外传千载名”两句,进一步强调了高天喜个人的英雄事迹及其深远的影响。即使在遥远的异国他乡,他的名字也流传千年,成为后人传颂的典范。
最后,“裹血结缨宁让古,诗非奖勇奖忠诚”两句总结了诗人的观点。他认为,高天喜不仅以其英勇行为赢得了赞誉,更重要的是他展现出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这种忠诚和勇敢,是值得后世学习和纪念的宝贵品质。
整首诗通过对高天喜英勇事迹的描述,表达了对这位阵亡总兵的崇高敬意,同时也传递了忠诚与勇敢的价值观,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