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归不恋风光住。向老拙问讯槎父。
叹匡山李白飘零,寂寞长安花雨。
指沧溟铁网珊瑚,袖卷钓竿西去。
锦袍空醉墨淋漓,是万古声名响处。
春归不恋风光住。向老拙问讯槎父。
叹匡山李白飘零,寂寞长安花雨。
指沧溟铁网珊瑚,袖卷钓竿西去。
锦袍空醉墨淋漓,是万古声名响处。
这首元代冯子振的《鹦鹉曲·野客》描绘了一幅春天离去而诗人独自沉思的画面。"春归不恋风光住"表达的是春天离去,不再留连于美景之中,暗示时光流转。"向老拙问讯槎父"中的"槎父"可能指的是传说中的仙人,诗人借此寓言自己年事已高,寻求超越尘世的智慧。
"叹匡山李白飘零,寂寞长安花雨"借李白的飘泊生涯,感叹自己的孤独与长安繁华落花的对比,流露出对往昔繁华的追忆和现实的孤寂感。
"指沧溟铁网珊瑚,袖卷钓竿西去"运用象征手法,将大海比作铁网,珊瑚比喻珍贵,表达出诗人想要挣脱世俗束缚,归隐江湖的愿望。
"锦袍空醉墨淋漓,是万古声名响处"则揭示了诗人虽然身着华丽,但内心更向往的是无拘无束的生活,以及追求那种通过文学创作流传千古的名声。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丰富,体现了冯子振在元代文人中对于个人命运与理想追求的独特见解。
九陌云初霁,皇衢柳已新。
不同天苑景,先得日边春。
色浅微含露,丝轻未惹尘。
一枝方欲折,归去及兹晨。
春情不断若连环,一夕思归鬓欲斑。
壮志未酬三尺剑,故乡空隔万重山。
音书断绝干戈后,亲友相逢梦寐间。
却羡浮云与飞鸟,因风吹去又吹还。
暗滩水落涨虚沙,滩去秦吴万里赊。
马上折残江北柳,舟中开尽岭南花。
离歌不断如留客,归梦初惊似到家。
山鸟一声人未起,半床春月在天涯。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