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年冲雪出潼关,归路重看势险艰。
岳色迥临青嶂外,黄河直下白云间。
曾闻司马婴城哭,谁救中原战血殷。
揽辔时当烽燧息,村烟社鼓破愁颜。
昔年冲雪出潼关,归路重看势险艰。
岳色迥临青嶂外,黄河直下白云间。
曾闻司马婴城哭,谁救中原战血殷。
揽辔时当烽燧息,村烟社鼓破愁颜。
这首清代诗人任兰枝的《潼关》描绘了诗人回忆中昔年冒着风雪离开潼关的艰辛,以及再次归途所见的壮丽景色。首联“昔年冲雪出潼关,归路重看势险艰”展现了诗人对往昔冒险经历的回顾,强调了道路的艰难。
颔联“岳色迥临青嶂外,黄河直下白云间”则以雄浑的笔触描绘了潼关周围的山川形势,高峻的山峰与奔腾的黄河相映成趣,展现出壮丽的自然景观,同时也寓含着历史的深沉感。
颈联“曾闻司马婴城哭,谁救中原战血殷”借用了司马光在潼关失守后悲泣的历史典故,表达了对昔日战乱的哀痛和对恢复和平的渴望,战事的残酷和中原人民的苦难跃然纸上。
尾联“揽辔时当烽燧息,村烟社鼓破愁颜”表达了诗人期盼烽火告急的紧张局势能够平息,乡村的宁静生活能驱散忧愁,流露出一种对安宁生活的向往和对国家安定的期盼。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经历的回顾,又有对历史的反思,同时融入了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对时代的感慨。
旷子倏经岁,迩迹难尽知。
差闻支绌劳,谋食如年诗。
谋食但得食,支绌终奚辞?
生愁棉市中,鲜重蚕女丝。
艰苦得保生,饮啄逾可悲。
八口同寄荒,我亦寸心疲。
润我憔悴容,仅借青山姿。
青山递尔居,尔当悦以诗。
似有金银藏,结脉多宝云。
贪夫秘砂砾,山灵笑且嗔。
独行不知路,汎滥随羊群。
露塍虻叶肥,不借桃花春。
涟然鲤鱼水,少女方湔裙。
略有蘋气交,抹入远岚昏。
青乌创赝说,咫地包阳温。
遂使葬者棺,密过人屋屯。
安得舌为斧,破惑醒群魂。
且从杨柳圩,踏送横塘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