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韬志三章简厉山人·其三》
《韬志三章简厉山人·其三》全文
清 / 姚燮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旷子倏经岁,迩迹难尽知。

差闻支绌劳,谋食如年诗。

谋食但得食,支绌终奚辞?

生愁棉市中,鲜重蚕女丝。

艰苦得保生,饮啄逾可悲。

八口同寄荒,我亦寸心疲。

润我憔悴容,仅借青山姿。

青山递尔居,尔当悦以诗。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生活艰辛、谋生不易的场景,充满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的同情和理解。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们在艰难岁月中的挣扎与坚持。

首句“旷子倏经岁,迩迹难尽知”开篇即点出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不易,暗示主人公经历了一年的辛劳,却难以让人完全了解其生活的艰辛。接着,“差闻支绌劳,谋食如年诗”进一步强调了生活的困苦与劳碌,仿佛一年的劳作都化为了诗歌,充满了无奈与辛酸。

“谋食但得食,支绌终奚辞?”表达了即使勉强维持生计,也难以摆脱困境的现实。“生愁棉市中,鲜重蚕女丝”则将目光转向了特定的生活场景——棉花市场与养蚕女,揭示了这些行业背后隐藏的辛酸与压力。

“艰苦得保生,饮啄逾可悲”总结了生活的不易,即便是勉强生存下来,也比不上普通人的幸福。“八口同寄荒,我亦寸心疲”描绘了家庭成员共同面对困境的场景,以及主人公内心的疲惫与无力感。

最后,“润我憔悴容,仅借青山姿。青山递尔居,尔当悦以诗”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自然美景来慰藉心灵,同时也暗示了通过诗歌来寄托情感与理想,寻求精神上的解脱与安慰。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实,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与内心世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作者介绍
姚燮

姚燮
朝代:清   字:梅伯   号:复庄   籍贯:浙江镇海(今宁波北仑)   生辰:1805—1864

姚燮(1805—1864)晚清文学家、画家。字梅伯,号复庄,又号大梅山民、上湖生、某伯、大某山民、复翁、复道人、野桥、东海生等,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县)北仑区人。道光举人,以著作教授终身。治学广涉经史、地理、释道、戏曲、小说、红学、诗歌、书画。著有《今乐考证》、《大梅山馆集》、《疏影楼词》等。
猜你喜欢

桃李吟

桃李因风花满枝,因风桃李却离披。

惨舒相继不离手,忧喜两般都在眉。

泰到盛时须入蛊,否当极处却成随。

今人休爱古人好,只为今人生较迟。

(0)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

我官于南今几时,尝尽溪茶与山茗。

胸中似记故人面,口不能言心自省。

为君细说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

建溪所产虽不同,一一天与君子性。

森然可爱不可慢,骨清肉腻和且正。

雪花雨脚何足道,啜过始知真味永。

纵复苦硬终可录,汲黯少戆宽饶猛。

草茶无赖空有名,高者妖邪次顽懭。

体轻虽复强浮沉,性滞偏工呕酸冷。

其间绝品岂不佳,张禹纵贤非骨鲠。

葵花玉?不易致,道路幽险隔云岭。

谁知使者来自西,开缄磊落收百饼。

嗅香嚼味本非别,透纸自觉光炯炯。

秕糠团凤友小龙,奴隶日注臣双井。

收藏爱惜待佳客,不敢包裹钻权倖。

此诗有味君勿传,空使时人怒生瘿。

(0)

水调歌头·其八桂林中秋

今夕复何夕,此地过中秋。

赏心亭上唤客,追忆去年游。

千里江山如画,万井笙歌不夜,扶路看遨头。

玉界拥银阙,珠箔卷琼钩。驭风去,忽吹到,岭边州。

去年明月依旧,还照我登楼。

楼下水明沙静,楼外参横斗转,搔首思悠悠。

老子兴不浅,聊复此淹留。

(0)

海州道中二首·其二

秋野苍苍秋日黄,黄蒿满田苍耳长。

草虫咿咿鸣复咽,一秋雨多水满辙。

渡头鸣舂村径斜,悠悠小蝶飞豆花。

逃屋无人草满家,累累秋蔓悬寒瓜。

(0)

五更

岁事先教蟋蟀催,暮云楼阙殷轻雷。

五更庭叶惊残梦,知有清秋犯雨来。

(0)

过华清宫绝句三首·其二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0)
诗词分类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