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五更》
《五更》全文
宋 / 张耒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岁事先教蟋蟀催,暮云楼阙殷轻雷。

五更庭叶惊残梦,知有清秋犯雨来。

(0)
注释
岁事:指一年中的农事或季节转换。
蟋蟀:一种秋天常见的昆虫,古人认为其鸣声预示着季节变化。
暮云:傍晚的云彩。
楼阙:宫殿或高楼,代指皇宫或城市建筑。
轻雷:形容声音低沉的雷声。
五更:古代一夜分为五个时辰,五更是黎明前的一段时间。
庭叶:庭院中的树叶。
残梦:未醒的梦境。
清秋:清爽的秋季。
犯雨来:指秋雨来临。
翻译
每年的秋天,蟋蟀似乎被预先教导来催促季节的到来,
傍晚时分,楼阁宫阙上空响起了低沉的雷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即将入夜的景象,充满了淡淡的忧郁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岁事先教蟋蟀催"一句,通过蟋蟀的鸣叫声来暗示岁月匆匆,年华易逝,表现出诗人对于时光流逝的无奈与哀愁。"暮云楼阙殷轻雷"则描绘了傍晚时分,乌云密布于高楼之上,偶尔传来几声细微的雷鸣,为静谧的夜晚增添了一丝紧张和动荡。

"五更庭叶惊残梦"一句,"五更"指的是夜晚最深沉的时候,而"庭叶惊残梦"则表达了诗人在这寂静而又漫长的夜晚中,被突然响起的声音惊醒,从而打断了自己的梦境。这里的"庭叶"可能是指月光下的树叶,或者是庭院中的其他物品,它们在风中发出的声音,成为了惊扰诗人梦境的原因。

最后一句"知有清秋犯雨来"表达了对即将到来的秋雨的预感。"清秋"指的是深秋,而"犯雨"则意味着秋雨即将来临。在这季节转换之际,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自己的情怀和对未来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境深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鲜明的意象构建,展现了诗人对于秋夜的独特感受。

作者介绍
张耒

张耒
朝代:宋   字:文潜   号:柯山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生辰:1054—1114年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
猜你喜欢

观音阁别意次顾司谏韵

江阁凭栏久,停云客到门。

路回峰欲断,潮落水如奔。

赠别诗盈卷,开怀酒满樽。

星槎随使节,霄汉视高鶱。

(0)

陜西督理军饷

奉敕总京储,势殊时亦异。

蓄积犹未充,冗食如鳞次。

貂珰何纷然,营营日趋利。

漫劳口舌争,空怀禄食愧。

西戎扰边鄙,庙堂集群议。

内帑发所馀,重臣董其事。

憸邪惮远行,巧心生百计。

元老鬼蜮资,极力为之地。

当守俞所请,是非遂易位。

命下子当往,敢效懦夫避。

窃恐才识疏,无以副重寄。

迢迢万里途,仰藉天威庇。

报称期靡躬,庶几万一冀。

作诗示儿襄,聊以明吾志。

(0)

饮秋高亭

天藏仙境不知年,新作高台更凿泉。

罗立秀峰三百里,一齐飞翠到芳筵。

(0)

送蓝志学赴昌化县

巨舰高帆到海城,鲸波如镜瘴山明。

春生蜑户弦歌起,尘静蛮方耒耜行。

枸酱露香稀吏牍,芭蕉烟碧长诗声。

莫嗟此别天南北,会见双凫万里轻。

(0)

过姚定之园亭不遇

暮春疲马踏苔痕,剥啄空敲竹下门。

高士亦知嗔俗客,尘踪应愧负芳园。

偶依幽处聊澄虑,忽对残花欲断魂。

却忆春风红紫烂,名亭锦瑟倒金樽。

(0)

至宁乡县

望邑得春色,涉溪乱春流。

青骄新晴岭,绿满芳杜洲。

市井举烟火,夕阳隐林丘。

前驺出水上,小吏立沙头。

虽无弦歌响,稍已桑麻稠。

行衙面山开,竹树坐转幽。

(0)
诗词分类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诗人
吕思诚 张浚 冯溥 彭而述 顾野王 张若虚 米友仁 辛延年 程颐 王磐 黄体芳 张红桥 崔曙 饶芝祥 陆世仪 湛方生 赵扩 胡舜陟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