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花衮雪春冥冥,溪风一夜吹为萍。
萍随风去渺流水,人生无根亦如此。
故山入梦草芊芊,半窗疏雨寒食天。
晓来白发稀可数,多少朱颜化黄土。
高原冉冉青烟斜,麦饭洒松能几家。
子规叫残金粟墓,茧纸兰亭亦飞去。
柳花衮雪春冥冥,溪风一夜吹为萍。
萍随风去渺流水,人生无根亦如此。
故山入梦草芊芊,半窗疏雨寒食天。
晓来白发稀可数,多少朱颜化黄土。
高原冉冉青烟斜,麦饭洒松能几家。
子规叫残金粟墓,茧纸兰亭亦飞去。
这首元代诗人林霁山的《春日行》描绘了春日里自然界的景象与人生的感慨,语言深沉而富有哲理。
首句“柳花衮雪春冥冥”,以柳花比雪,营造出春日里雪花飘落的意境,冥冥二字则增添了一种朦胧、深远的氛围。接着“溪风一夜吹为萍”一句,通过溪水边一夜春风将柳絮吹成浮萍的景象,暗示了生命的短暂和变化无常。
“萍随风去渺流水,人生无根亦如此。”这两句将浮萍随风漂泊的景象与人生的无常联系起来,表达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接下来,“故山入梦草芊芊,半窗疏雨寒食天。”描述了诗人梦回故乡,草木茂盛,窗外细雨蒙蒙的寒食节情景,既寄托了思乡之情,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晓来白发稀可数,多少朱颜化黄土。”这两句直接点明了人生的衰老与死亡,白发与朱颜的对比,形象地展现了生命的有限与脆弱。最后,“高原冉冉青烟斜,麦饭洒松能几家。”描绘了墓地的景象,青烟缭绕,麦饭洒在松树下,暗示了生命的最终归宿,以及对逝者的怀念。
“子规叫残金粟墓,茧纸兰亭亦飞去。”子规鸟的哀鸣与金粟墓的凄凉相呼应,茧纸兰亭的典故则进一步深化了对历史与文化的追忆,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
整首诗通过对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历史、文化等多重主题的探讨,展现了诗人深邃的思想情感和对生命、时间、自然与人文关系的深刻洞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