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全不顾。
只因闹市里等人,被人唤作破落户。
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忘却来时路。
稽首弥勒世尊,得与么宽肠大肚。
三千威仪都不修,八万细行全不顾。
只因闹市里等人,被人唤作破落户。
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忘却来时路。
稽首弥勒世尊,得与么宽肠大肚。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僧人释宗杲的作品,以幽默诙谐的方式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独特见解。首句“三千威仪都不修”和“八万细行全不顾”,形象地描述了主人公对于繁琐的佛教礼仪和修行细节的摒弃,显得洒脱不羁。接着,“只因闹市里等人,被人唤作破落户”,通过比喻,说明他选择在世俗中寻找真谛,不拘泥于传统的修行场所,反而因此被世人视为异类。
“兜率内院久抛离,纵归忘却来时路”,进一步揭示了主人公对尘世的投入和对修行道路的淡忘,暗示他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原本为何出家。然而,最后一句“稽首弥勒世尊,得与么宽肠大肚”,则以对弥勒佛的敬仰和祈求宽恕之心,表达了对包容和理解的渴望,以及对内心宽广胸怀的向往。
总的来说,这首诗寓言式地展现了主人公在修行路上的独特选择和内心世界,既有对世俗的接纳,又有对精神追求的执着,体现了禅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理念。
白日何萧条,边声吹枯桑。
浮云终不归,随风四飞扬。
言登赫连台,万里望西羌。
匈奴多种落,纷纷如牛羊。
白骨委蓬蒿,谁知是国殇。
向夕闻芦笳,泪沾铁裲裆。
立发而虎视,何当吞八荒。
大刀搏白虹,长箭指天狼。
月照戍楼中,不寐空徬徨。
男儿有气节,安得思故乡。
同人复得共清尊,野外幽期日易昏。
禅室有灯还卜夜,仙花无土亦盘根。
罗浮瑶草何繇拾,姑射冰肌未可言。
又是一年春到也,白头相对倍销魂。
浮生无百年,脆质今二毛。
言寻仙人居,焉惮登陟劳。
褰衣遵涧曲,辍棹逾平皋。
轻风澹馀云,仰见岩岫高。
真宫敞峻宇,飞陛临层霄。
群峰列垣墉,众壑潨溪桥。
石池曜红蕖,乳窦凝金膏。
猿鸟分夜鸣,林泉声相遭。
缅怀著书人,丹砂乐南交。
幽洞俯日月,天路流云璈。
虑释神必凝,理得形自超。
安知后来者,澹荡非吾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