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命于天已背时,形模骨相岁寒姿。
馨香事业清风觉,枯淡生涯皓月知。
檐下横窗谁领略,溪边照水自娱嬉。
岭南驿使虽相爱,送入京华岂所宜。
受命于天已背时,形模骨相岁寒姿。
馨香事业清风觉,枯淡生涯皓月知。
檐下横窗谁领略,溪边照水自娱嬉。
岭南驿使虽相爱,送入京华岂所宜。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曾丰的《梅(其三)》,主要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梅花品格的赞美和对其命运的感慨。首句“受命于天已背时”暗指梅花在严冬时节开放,不畏寒冷,象征着其坚韧的生命力和超脱世俗的气节。次句“形模骨相岁寒姿”进一步刻画了梅花的形态特征,即使在恶劣环境中也保持其独特的风貌。
第三句“馨香事业清风觉”赞美梅花的芬芳和高洁,如同清风一般让人感受到其精神品质。第四句“枯淡生涯皓月知”则以月光映照下的梅花,形象地展示了其淡泊而孤高的生活态度。
第五、六句“檐下横窗谁领略,溪边照水自娱嬉”描绘了梅花独自在檐下横窗、溪边嬉戏的情景,表现出其无人欣赏却自得其乐的境况。最后一句“岭南驿使虽相爱,送入京华岂所宜”表达了诗人对梅花被送往繁华京城的担忧,认为它更适合在偏远之地自然生长,而非被人为地移栽。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梅花的形象,寄寓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个性自由的坚守,同时也流露出对梅花命运的惋惜之情。
凤出丹山定九苞,桂林要拣一枝巢。
久闻岩窦须幽讨,不是豪人莫汎交。
鹤发频将安问寄,萤窗勤把旧书抄。
功名到底还坚志,崛起新丰一草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