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次韵单徒提举》
《次韵单徒提举》全文
宋 / 李思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百蛮冠带悉来庭,九处临关万雉城。

汉殿风驰十行诏,唐藩雷动众军声。

海涵春育民膏泽,雨施云行天性情。

听得老癃扶杖语,紫微垣畔泰阶平。

(0)
翻译
各个蛮夷都穿戴华服来到朝廷,九个重要的关隘周围有高大的城墙环绕。
汉朝宫殿中疾风般颁布多道圣旨,唐朝藩镇的军队声威震动四方。
大海般的包容滋养着百姓,如春天般润泽,风雨施行,展现上天的本性。
听到老人们拄杖交谈,紫微星垣(代指皇宫)附近,政局安定,天下太平。
注释
蛮冠带:指蛮夷之人穿戴的礼服,表示归顺朝廷。
九处临关:指重要的边关地点。
汉殿:指汉朝的宫殿,象征中央权威。
唐藩雷动:形容唐藩军队声势浩大。
海涵春育:比喻包容和滋养,如大海般宽广,春天般温暖。
紫微垣:古代星官名,象征皇宫或皇权。
鉴赏

这首诗语言雄浑,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胸怀壮志和高远理想。开篇“百蛮冠带悉来庭”描绘了一幅盛世图景,其中“蛮”指的是南方的少数民族,"冠带"则是汉族官员的象征,这一句表明了各族人民都聚集在一起,共同庆祝某个重要场合。紧接着,“九处临关万雉城”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场合的宏大与坚固。

接下来的“汉殿风驰十行诏”和“唐藩雷动众军声”两句,用历史的镜头,通过对汉朝与唐朝这两个鼎盛时期的描绘,展示了诗人对于历史的眷恋和追求。"十行诏"可能指的是皇帝颁布的重要法令,而“雷动众军声”则是战争的壮阔场景。

第三句“海涵春育民膏泽”和“雨施云行天性情”两句,描绘了自然界对人类社会的滋润与恩赐。"海涵春育"形容大自然在春天孕育万物,而"雨施云行天性情"则表达了天地间普降甘霖,体现了自然法则和宇宙情感。

最后两句“听得老癃扶杖语”和“紫微垣畔泰阶平”,则是诗人通过听取老者言谈中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美好展望。"紫微垣畔"指的是宫殿之旁,而"泰阶平"则预示着一个太平盛世的到来。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高超构想能力,更通过对历史和自然的深刻领悟,表达了他对于民族团结、国家强盛以及社会和谐的美好愿景。

作者介绍

李思衍
朝代:宋

李思衍(?~一二九○),字昌翁,一字克昌,号两山,馀干(今属江西)人。宋时事迹不详。元世祖至元十二年(一二七五),伯颜率元兵渡江,以思衍权乐平,寻授袁州治中,入为国子司业。二十五年以礼部侍郎奉使安南,还授浙东宣慰使。二十七年召入觐,拟拜南台御史,以疾卒。有《两山集》、《天南行稿》,皆已佚。事见《元诗选》二集《两山稿》、清同治《馀干县志》卷一一。今录诗二十五首。
猜你喜欢

甲子请告绝句十二首中多缀以旨意亦葵藿之思·其十一

载德南行数月长,天门稽首结离肠。

趑趄一步一回首,与世俱传不忍忘。

(0)

亲郊恭纪三十首·其二十一

缇灰甫动启微阳,宫漏听残夜未央。

元后起居临紫幄,衮章黼黻佩鸣珰。

(0)

族子守德馈予独鹤养巳三年性驯甚每雁鸣鹤亦鸣令人爱且怜之近因浮鱼塘中损趐不觉悽切漫作二章·其二

此鹤原仙品,飞来自九皋。

顶丹依日曝,羽白柰霜高。

忽损云霄翮,翻从丘壑号。

主人如善养,鸾凤且同翱。

(0)

闻雁寄姑苏皇甫世庸年兄

客路萧萧闻唳雁,数声犹似怨西风。

寒云压塞梦魂断,凉月半江清影空。

旧翅不禁伤岁暮,分飞无奈各西东。

天涯欲寄江南信,归路迢迢万里蓬。

(0)

□花词

杨花衮衮随风飘,悠悠扬扬低复高。

海天空阔任尔云,莫来沾我木棉袍。

(0)

失题十二首·其十一

绿树村边白鹭沙,参差茆屋蜑人家。

扁舟满载清风去,何处笙歌赏杏花。

(0)
诗词分类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诗人
唐廪 张翰 李泌 慧寂 安如山 李冠 袁黄 贾凫西 蔡卞 江忠源 吕惠卿 梁颢 枚乘 阎选 李翱 邹应龙 计东 赵汝愚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