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戊子纪饥》
《戊子纪饥》全文
明 / 黎彭祖   形式: 古风

桑梓为龙荒,犬豕入席澳。

啸吟伤西姥,挐手连山谷。

血泪溅模糊,老弱经沟渎。

师旅加饥馑,奚道可使足。

擢封久不具,土龙赤平陆。

焦衣见行旅,悬磬皆比屋。

粒米日复稀,珠玉载斗斛。

里社断火光,垄突无烟煜。

木石且为粮,藜蒿诚良疏。

同俦不相顾,呼吸何所属。

八口苦未已,官吏催科速。

官吏朝登堂,入暮卖牛犊。

牛犊不足偿,妻孥远行鬻。

灾厉岂图生,出逢打草谷。

髑髅集饿乌,千山弱鬼哭。

频年江海血,流作苍生粥。

种田农力微,况乃遭兵镞。

嗟怨塞天地,不闻天雨粟。

感此一粒恩,报以穰穰祝。

笑我拙儒生,何时堪鼓腹。

悬以一丝躯,请待秋风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时期的一场大饥荒,诗人黎彭祖以深沉的笔触,展现了当时社会的苦难与悲惨景象。

开篇“桑梓为龙荒,犬豕入席澳”,形象地描绘了荒凉的景象,比喻家园被荒废,如同野兽占据的荒地。接着,“啸吟伤西姥,挐手连山谷”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人们在饥饿中的痛苦呻吟和无助的呼喊,仿佛连山谷都为之颤抖。诗人接着描述了血泪模糊、老弱病残者横尸沟渠的凄惨画面,揭示了战争与饥荒带来的巨大灾难。

“师旅加饥馑,奚道可使足”表达了对战争与饥荒双重打击下人民生活的绝望。接着,“擢封久不具,土龙赤平陆”暗示了官府的腐败与无能,无法提供足够的救济。诗人描绘了百姓衣衫褴褛、家徒四壁的景象,粮食日益稀缺,物价飞涨,甚至出现了“粒米日复稀,珠玉载斗斛”的夸张描写,反映了社会经济的崩溃。

“里社断火光,垄突无烟煜”描绘了乡村的荒凉,连祭祀的火光都熄灭了,田野上空无炊烟。诗人进一步描述了百姓为了生存,不得不将木石当作食物,藜蒿成为救命稻草,但即使如此,他们仍无法相互扶持,孤独无助。

“八口苦未已,官吏催科速”揭示了官府的苛政,加剧了人民的苦难。接着,诗人通过一系列细节描绘了百姓为了生存而被迫卖掉家畜、妻子儿女的悲惨命运,以及在逃难中遭遇的灾难与死亡。

“髑髅集饿乌,千山弱鬼哭”描绘了饥荒导致的大量死亡,尸体堆积如山,乌鸦聚集,山间回荡着弱小灵魂的哭泣声。诗人还提到了连续多年的战乱与饥荒,使得江海中充满了鲜血,化作了滋养生民的粥。

最后,“种田农力微,况乃遭兵镞”表达了农民在战争与饥荒双重压力下的艰难处境。诗人感慨于人间的苦难,却未闻天降甘霖,只有“感此一粒恩,报以穰穰祝”的希望与祈求。他自嘲为“拙儒生”,何时才能过上饱食终日的生活,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与无奈。

整首诗深刻揭示了明朝末年社会的动荡与苦难,诗人以悲愤的笔触,展现了人民在极端困境中的挣扎与抗争,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与人性温暖的渴望。

作者介绍

黎彭祖
朝代:明

黎彭祖(一六二九--?),字务光。番禺人。遂球次子。明思宗崇祯间贡生。著有《醇曜堂集》。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有传。
猜你喜欢

同景瑜诸人饮于横碧·其四

岁月不待人,初寒迫深冬。

慨予歌声长,天地亦改容。

歌罢掷酒盏,忽然动昏钟。

风馀雪霏霏,鸦栖雁雍雍。

(0)

句·其二

出郭扶筇上翠屏,却从云隙望莎城。

(0)

题惠崇小景·其四

两蛙随步武,先后得位置。

不作渴雨鸣,岂不贤鼓吹。

(0)

杂咏下.萤

得夜不韬藏,飞星乱草塘。

都缘光影误,无路出书囊。

(0)

荐新荔支

晚年游宦到夔闽,四见轻红荔子新。

不似蒲萄橘羊枣,向来犹及遗慈亲。

(0)

乞祠不允

微臣守清源,一岁三乞祠。

俞音竟未拜,感荷圣主慈。

臣家素贱贫,仰禄救啼饥。

区区六年间,手把四郡麾。

道途压奔走,囊橐无馀赀。

清源乃佳郡,风俗不待移。

民淳简狱讼,士盛敦书诗。

地远可藏拙,禄厚足自资。

今岁又丰登,千里人熙熙。

臣岂不愿仕,求闲欲奚为。

自怜蝼蚁生,福薄命最奇。

入境身即病,到官日呼医。

痰涎每上攻,旋晕势甚危。

药试何止百,灼艾无全肌。

臂疼如子美,齿落如退之。

脚患柳州肿,发垂孟郊丝。

饮食日减少,跬步须扶持。

残喘虽尚延,定非久远期。

况臣糟糠妻,盖棺将及期。

旅榇犹未还,儿女昼夜悲。

臣今官满考,臣去有二宜。

孰谓九重远,天高而听卑。

吾君不之告,肝胆将谁披。

庙堂二三公,误辱平日知。

今不怜向隅,恩复何时施。

愿于黼扆前,敷奏迫切词。

天日临在上,臣言非敢欺。

解官食祠禄,曲遂臣之私。

幽明俱受赐,感极涕泗垂。

沟壑倘未填,报国犹有时。

(0)
诗词分类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诗人
周是修 仲并 李时勉 俞彦 王松 张家玉 沈遘 袁燮 黄燮清 王士禄 贡奎 郑潜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