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绿罗袍鱼口开,重教补缀不须裁。
眼前多少鹑衣者,太守真惭袜线才。
鸭绿罗袍鱼口开,重教补缀不须裁。
眼前多少鹑衣者,太守真惭袜线才。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张弼所作的《罗袍》。诗中通过一件修复的鸭绿罗袍,表达了诗人对社会底层贫困人士的深切关怀与自省。
首句“鸭绿罗袍鱼口开”,以生动的比喻描绘出修复后的罗袍,仿佛鱼嘴般张开,暗示经过修补后衣物虽已恢复原貌,但依然透露出岁月的痕迹。接着,“重教补缀不须裁”一句,点明了这件衣物并非新制,而是经过精心修补,无需再进行裁剪,体现了对旧物的珍惜和对传统工艺的尊重。
“眼前多少鹑衣者”,诗人将目光转向周围,看到了许多穿着破旧衣物的人们,表达了对社会贫苦群体的同情。最后,“太守真惭袜线才”一句,诗人自谦自己如同缝补袜子的技艺一般,不足以解决社会普遍的贫困问题,流露出深深的自责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一件简单的衣物,展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与思考,以及对自身能力的谦逊态度,情感真挚,寓意深刻。
道路时通塞,江山日寂寥。
偷生唯一老,伐叛已三朝。
雨急青枫暮,云深黑水遥。
梦归归未得,不用楚辞招。
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曈曈太阳如火色,上行千里下一刻。
出为白昼入为夜,圆转如珠住不得。
住不得,可奈何,为君举酒歌短歌。
歌声苦,词亦苦,四座少年君听取。
今夕未竟明夕催,秋风才往春风回。
人无根蒂时不驻,朱颜白日相隳颓。
劝君且强笑一面,劝君且强饮一杯。
人生不得长欢乐,年少须臾老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