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公乡,梅尉市。安石墩头,王谢争端起。
谁似南州徐孺子。天付吾庐,预注高人里。
十三经,廿一史。架屋堆床,啸咏乌皮几。
竹舍茅庐何陋尔。君子居之,即是名山水。
郑公乡,梅尉市。安石墩头,王谢争端起。
谁似南州徐孺子。天付吾庐,预注高人里。
十三经,廿一史。架屋堆床,啸咏乌皮几。
竹舍茅庐何陋尔。君子居之,即是名山水。
这首诗是明代末期清初诗人尤侗所作的《苏幕遮·其四·徐石兄卜居徐庄》。诗中,诗人以郑公乡和梅尉市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隐居图景。"安石墩头,王谢争端起"暗指历史名门的遗迹,与徐石兄的居所形成对比,强调了徐庄的不凡之处。
接着,诗人赞美徐石兄如南州徐孺子般的高洁品格,他的居所虽然简朴,但被赋予了高尚的人文气息,"天付吾庐,预注高人里"表达了对他的敬仰。诗人进一步描述了书房中的丰富藏书,"十三经,廿一史"象征着学问渊博,而"啸咏乌皮几"则体现了主人的闲适生活态度。
最后,诗人认为即使是竹舍茅庐,只要君子居住其中,也能成为名副其实的山水佳处,流露出对高尚人格的崇尚和对简朴生活的赞美。整首诗寓情于景,展现了诗人对理想隐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