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台兰署四周旋,宾榻何妨雁影连。
才见玳簪欹细柳,便知油幕胜红莲。
家从入洛声名大,迹为依刘事分偏。
争奈乱罹人渐少,麦城新赋许谁传。
柏台兰署四周旋,宾榻何妨雁影连。
才见玳簪欹细柳,便知油幕胜红莲。
家从入洛声名大,迹为依刘事分偏。
争奈乱罹人渐少,麦城新赋许谁传。
此诗描绘了一个优美的自然景象和一种怀旧的情感。首句“柏台兰署四周旋”展示了一处宏伟建筑与其周围环境的和谐相融。接着,“宾榻何妨雁影连”则透露出一种静谧安详的气氛,似乎时间在此地凝滞。以下两句“才见玳簪欹细柳,便知油幕胜红莲”,通过对比,将自然界的美丽(细柳)与人造物品(油幕)的美进行了对照,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赞叹。
中间两句“家从入洛声名大,迹为依刘事分偏”涉及到了诗人的家族背景和其所处的历史时期。这里可能暗示着诗人对自己家族曾经的辉煌历史有所怀念,但这种荣耀已经随着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模糊。
最后两句“争奈乱罹人渐少,麦城新赋许谁传”,则充满了哀愁和无奈。诗人面对的是一个时代的变迁和人们记忆的消散。在这个过程中,即使是美好的创作(如“麦城新赋”),也可能因为缺乏传承者而被世人遗忘。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交织,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荣耀的怀念以及面对历史变迁时的无力感。
今春闻落第,为君心悽然。
束书独南还,愤气胸间阗。
迹寄浙河旁,家延南海边。
遘疾既弥留,一命成弃捐。
囊中无馀金,零落空文编。
龟鹤本微类,享寿皆千年。
如何君子儒,三十归重泉。
天高不可问,为君强问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