羔雁已闻徵不起,却求披戴守贞居。
月堂攲枕三清梦,秋榻生尘万卷书。
坛匝冷痕春藓碧,鹤翘寒影雪杉疏。
年来未得寻幽迹,闲夜何人听步虚。
羔雁已闻徵不起,却求披戴守贞居。
月堂攲枕三清梦,秋榻生尘万卷书。
坛匝冷痕春藓碧,鹤翘寒影雪杉疏。
年来未得寻幽迹,闲夜何人听步虚。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智圆所作的《赵万宗入道因寄》,表达了对友人赵万宗出家修行的感慨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首句“羔雁已闻徵不起”,以“羔雁”比喻赵万宗,暗示他已决意遁入空门,不为世俗所动。“却求披戴守贞居”进一步强调他的选择和坚守。
接下来的两句“月堂攲枕三清梦,秋榻生尘万卷书”,描绘了赵万宗在清净的月堂中,枕着书籍做着超脱尘世的梦境,秋日榻上积满尘埃,象征着他的心无旁骛,沉浸在修行的境界中。
“坛匝冷痕春藓碧,鹤翘寒影雪杉疏”描绘了周围的环境,冷痕斑驳的石坛,翠绿的春藓,以及稀疏的雪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宁静的氛围,映衬出赵万宗的出尘之姿。
最后,“年来未得寻幽迹,闲夜何人听步虚”表达了诗人自己未能如愿追寻这样的隐逸生活,只能在寂静的夜晚想象赵万宗独自修行的情景,流露出对清修生活的羡慕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赵万宗出家修行的场景,以及诗人对其生活方式的敬仰和向往。
故人昔隐东蒙峰,已佩含景苍精龙。
故人今居子午谷,独在阴崖结茅屋。
屋前太古玄都坛,青石漠漠常风寒。
子规夜啼山竹裂,王母昼下云旗翻。
知君此计成长往,芝草琅玕日应长。
铁锁高垂不可攀,致身福地何萧爽。
剡纸易墨,心圆管直。浆深色浓,万毫齐力。
先临告誓,次写《黄庭》。骨丰肉润,入妙通灵。
努如直槊,勒若横钉。虚专妥帖,殴斗峥嵘。
开张凤翼,耸擢芝英。粗不为重,细不为轻。
纤微向背,毫发死生。工之未尽,已擅时名。
三星希曙景,万骑翊天行。
葆羽翻风队,腾吹掩山楹。
暖日晨光浅,飞烟旦彩轻。
塞寒桃变色,冰断箭流声。
渐奏长安道,神皋动睿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