氛埃痛扫溉,邻里谢将迎。
默坐无馀念,欣欣物自荣。
氛埃痛扫溉,邻里谢将迎。
默坐无馀念,欣欣物自荣。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程洵在静春堂中静坐冥想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内心的平静与对外界自然之美的欣赏。
首句“氛埃痛扫溉”,意为尘世的烦恼和杂乱被彻底清除,暗示诗人渴望摆脱世俗的束缚,追求心灵的纯净与宁静。接着,“邻里谢将迎”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喧嚣尘世的疏离,表达了他希望远离纷扰,寻求内心的一片净土的愿望。
“默坐无馀念”一句,直接点明了诗人的行为状态——静坐冥想,心中无杂念,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这种状态不仅有助于净化心灵,还能让人更加专注于当下,感受自然界的美好。
最后一句“欣欣物自荣”,以自然界万物的生机盎然作为收尾,寓意着在诗人的心灵世界里,即使外界环境如何变化,内心的平和与喜悦也能让一切显得更加美好。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肯定,体现了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静春堂中的场景,展现了诗人追求内心宁静与自然和谐的生活哲学,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意境深远,令人回味无穷。
风流公子四难并,更引清漪作小亭。
润及玉阶春涨雨,光浮藻井夜涵星。
捲帘几砚成图画,倚槛须鬟入镜屏。
何日解衣容借榻,卧听螭口泻泠泠。
淮海破冬仲,雪霜滋不平。
菱荷枯折尽,积水寒更清。
辍棹得佳观,湖天绕朱甍。
信美无与娱,浊醪聊自倾。
北眺桑梓国,悠然白云生。
南望古邗沟,沧波带芜城。
村墟翳茅竹,孤烟起晨烹。
檐间鸟声落,客子念当行。
揽衣视日景,薄阴漏微明。
何时复来游,春风发鲜荣。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于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汉宫苇箧儿呱呱,济南梓柱阴扶疏。
富平家人正愉乐,安昌帝师工献谀。
子真东南一尉耳,黄绶凄凉百僚底。
手持短疏叩天阍,义激丹衷泪横眦。
翩然一朝径拂衣,爱君无路空依依。
人传九江已仙去,吴门再见是邪非。
神仙茫茫那可测,上帝从来赏忠直。
天上果有骖鸾人,合领群真朝北极。
自从举手谢世间,千年白鹤何时还。
玉箫声断杉桧冷,祇馀丹灶留空山。
谷口之孙古肤使,亭斸青冥挹仙袂。
耿耿应怀贯日忠,飘飘岂羡凌云气。
我来快读华星篇,清彻毛骨风泠然。
何当结茅最高顶,一榻容我分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