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于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
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
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
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
此时蓬茅下,去心剧于痒。
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秦观的《山阳阻浅》,描绘了诗人因山阳地区河流浅水而滞留的情景。前两句“一日行一尺,十日行一丈”形象地写出行程缓慢,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和行程受阻的无奈。接着,“岂不叹淹留,所幸无波浪”流露出诗人对于延误的叹息,但庆幸的是路途尚算平静。
后半部分,“悲风动深夜,原野眇林爽”通过深夜的悲风和寂静的原野,渲染出一种孤寂和凄凉的氛围。诗人以“青天行蟾蜍,枯水转魍魉”比喻自己在困境中的孤独与不安,如同月夜下的蟾蜍和枯水中的怪异生物,显得格外突兀。
最后两句“此时蓬茅下,去心剧于痒”直抒胸臆,表达出诗人急于离开此地的心情,甚至觉得连蓬茅下的生活都变得难以忍受。“弃置勿复论,通塞如反掌”则暗示无论道路顺畅还是阻塞,都已不再重要,诗人决定放下纠结,看淡眼前的困难。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旅途中的困境和心境变化,展现了诗人坚韧中不失豁达的人生态度。
黄花弄色近重阳,山果红梨迥得霜。
节物撩人兴不浅,交情如子味何长。
终期雾豹栖岩穴,且作宾鸿寄野塘。
它日西湖能过我,胡麻供饭煮芹香。
白云翔太虚,时来傍孤城。
超然此荣观,常恐鸾鹤迎。
能赋自畴昔,骚人遗典刑。
嗣音竟有属,异代逢渊明。
挥毫无停缀,临流有馀清。
光风转洲渚,爽气生轩楹。
况复廖常州,吐辞皆正声。
跂予浪续貂,坐想徒摇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