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嗟尔更无兄弟,自叹予应绝子孙。
寂寞讲堂基址在,何人车马入高门。
深嗟尔更无兄弟,自叹予应绝子孙。
寂寞讲堂基址在,何人车马入高门。
这四句诗出自唐代著名诗人元稹的《哭子十首》之六,反映了诗人因丧子而产生的深切哀痛和对未来无望的悲观情绪。
“深嗟尔更无兄弟”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再也没有兄弟可以依靠的深深叹息。这种感情的流露,是因为在古代中国,家族和血缘关系非常重要,没有兄弟姊妹的孤独感是难以忍受的。
“自叹予应绝子孙”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后代断绝的绝望。这里的“自叹”意味着诗人内心的自言自语,而“予应绝子孙”则是他对于自己将要断子绝孙命运的一种无奈和悲哀。
“寂寞讲堂基址在”一句,通过描绘空旷的学堂场景,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凄凉。讲堂是学习和交流的地方,本应热闹非凡,但现在却变得冷清,只剩下空壳,显示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情形。
“何人车马入高门”这句则通过反问的形式,进一步强调了诗人的寂寞与无望。高门通常象征着显赫和繁华,但现在却无人车马穿梭,这种反差更凸显出诗人内心的悲凉。
整体来看,这四句诗通过对兄弟、子孙、讲堂、家门的描写,传达了诗人深刻的哀思和绝望的情感,是元稹在丧子之后,对于生命无常和个人命运无力的悲叹。
呜呼!有明神宗之季国卼臲,光宗继之更短折。
维时先生官给事,顾命乃与大臣列。
防微肩巨定大计,选侍移宫一朝决。
再起中丞赴双阙,大柄已被阉人窃。
干儿义孙满庙廊,二十四罪愤所切。
赤县争高宦者祠,彤庭遍染中丞血。
讵有婪赃杨大洪,舍人宁死心如铁。
或言汉之厨顾洁其名,唐之牛李营其穴。
宋之洛蜀明东林,党祸纷纷蹈覆辙。
封疆已被门户误,遂讥先生太激烈。
我谓此言殊不然,藉口保身附明哲。
假使当年稍媕婀,张禹孔光更何别?
君子岂能误国家,目为党人正气绝。呜呼!
正气绝,国乃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