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杂诗二首·其一》
《杂诗二首·其一》全文
元 / 刘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虞]韵

何事招提好,山深马可驱。

松巢低映帽,竹溜细通厨。

霜栗千封户,云屏四画图。

冠巾如我用,白鹿起规模。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匿于深山中的寺庙,环境清幽,充满自然之美的景象。首句“何事招提好”,以疑问的语气引出对寺庙美好的赞叹。接着,“山深马可驱”一句,既点明了寺庙所处的地理位置——深山之中,也暗示了前往此处的不易,但同时也强调了其隐秘与宁静的独特魅力。

“松巢低映帽,竹溜细通厨”两句,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寺庙周围的自然景观。松树的枝条仿佛低垂下来,遮蔽着行人的帽子;而竹林中的溪流则悄悄地穿过厨房,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这两句不仅展现了自然之美,也暗示了寺庙与自然和谐共存的关系。

“霜栗千封户,云屏四画图”则是对寺庙建筑和装饰的描述。霜冻的栗子被封存在千户人家中,象征着寺庙的庄严与古老;而四周的云屏如同画卷一般,不仅增添了视觉上的美感,也寓意着寺庙的神秘与超凡脱俗。

最后,“冠巾如我用,白鹿起规模”两句,可能是在表达对寺庙生活方式或某种仪式的向往。这里的“冠巾”可能指的是僧侣的服饰,而“白鹿”则可能是寺庙中某种象征性的动物,或者是对某种纯洁、神圣之物的比喻。整体而言,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寺庙生活的一种理想化想象,以及对其中蕴含的宁静、和谐与超脱精神的向往。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细节,展现了寺庙及其周围环境的美丽与神秘,同时也传达了诗人对于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作者介绍
刘因

刘因
朝代:元   字:梦吉   号:静修   籍贯: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   生辰:1249~1293

刘因(1249~1293) 元代著名理学家、诗人。字梦吉,号静修。初名骃,字梦骥。雄州容城(今河北容城县)人。3 岁识字,6岁能诗,10岁能文,落笔惊人。年刚20,才华出众,性不苟合。家贫教授生徒,皆有成就。因爱诸葛亮“静以修身”之语,题所居为“静修”。元世祖至元十九年(1282)应召入朝,为承德郎、右赞善大夫。不久借口母病辞官归。母死后居丧在家。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再度遣使召刘因为官,他以疾辞。死后追赠翰林学士、资政大夫、上护军、追封“容城郡公”,谥“文靖”。明朝,县官乡绅为刘因建祠堂。 
猜你喜欢

春江言别口占

送子清江皋,江烟黯行路。

鸟啼山隐春,潮长人争渡。

世上无别离,何由发垂素。

(0)

客金陵遇有以茂才异等为荐者以病归泊龙湾二首寄丁仲容娄行所二先辈·其一

柂楼酾酒出金陵,病后衣裳体不胜。

风雨满江寒屃赑,庭闱何处发鬅鬙。

周璆实下诸侯榻,王式虚蒙博士徵。

一曲离歌凝客思,几行疏树隔渔灯。

(0)

夜宴范氏庄

南弁山间多翠微,池塘处处涵清晖。

丹泉酿酒名千日,花树成窠大十围。

童子单衣碧鹤立,美人两袖彩鸾飞。

临分更作嬉春约,剩载红船白苧衣。

(0)

狼山晚晴图

樵东风雪夜无边,一别狼山已几年。

今日江南携画看,玉峰十二倚青天。

(0)

远游

圣人久不作,大道将已矣。

吾生既无之,惟有幸夕死。

殷勤谢良友,远涉西江水。

方从草庐公,共究鹅湖旨。

纷纷朱陆议,窃幸窥端倪。

奈何执德偏,一聘翻然起。

春秋严内外,乾坤定冠履。

西蜀已空亭,箕山仍洗耳。

迢迢返岩阿,惟当随鹿豕。

(0)

滦京杂咏一百首·其三十九

曙色苍茫阊阖开,相君有奏入蓬莱。

须臾云拥千官出,又带天边好雨来。

(0)
诗词分类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诗人
薛克构 李赞华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