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李浣三首·其二》
《答李浣三首·其二》全文
唐 / 韦应物   形式: 五言绝句  押[麻]韵

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

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0)
翻译
马卿 still has his walls, 渔父 has no home to call his own.
Wonder where you are now, hidden in the reeds in your humble boat.
注释
马卿:马卿,指的是司马相如,古代文人,此处代表有学问的士人。
犹有:仍然有。
渔父:渔父,意为捕鱼的人,常用来象征隐士或避世者。
自无家:自己没有家,表示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想子:想念你。
何处:在哪里。
扁舟:小船,常用来象征隐居或漂泊。
隐:隐藏,隐居。
荻花:芦苇花,常常描绘秋天水边的景色。
鉴赏

这两句诗出自唐代诗人韦应物的《答李浣三首》中的第二首。韦应物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这两句诗描绘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

"马卿犹有壁,渔父自无家。" 这两句诗中,“马卿”指的是古代的一位隐士,其“犹有壁”意味着他虽然拥有某种形式的避世之所,但仍未完全脱离尘世。而“渔父”则是诗人自称,意为渔家之父,即自己是一位以钓鱼为生的隐者。“自无家”表达了诗人超脱红尘,没有固定的居所,只是在大自然中自由漫游。

"想子今何处,扁舟隐荻花。"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自己隐逸生活的描写。“想子今何处”表达了诗人对于朋友(想子)当前所在之地的好奇和怀念,而“扁舟隐荻花”则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驾着一叶扁舟,在水面上隐藏于芦苇丛中,享受着大自然的宁静与美丽。

整体来看,这两句诗通过对比马卿和渔父的生活状态,以及对朋友的思念和自身隐逸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由自在、超脱世俗束缚的向往。

作者介绍
韦应物

韦应物
朝代:唐   籍贯:长安(今陕西西安)   生辰:737~792

韦应物(737~792),中国唐代诗人。汉族,长安(今陕西西安)人。文昌右相韦待价曾孙,出身京兆韦氏逍遥公房。今传有10卷本《韦江州集》、两卷本《韦苏州诗集》、10卷本《韦苏州集》。散文仅存一篇。因出任过苏州刺史,世称“韦苏州”。诗风恬淡高远,以善于写景和描写隐逸生活著称。
猜你喜欢

贵贱吟

系自我者,可以力行。系自人者,难乎力争。

贵为万乘,亦莫之矜。贱为匹夫,亦莫之凌。

(0)

三惑

老而不歇是一惑,安而不乐是二惑,闲而不清是三惑,三者之惑自戕贼。

(0)

念奴娇·其一和信守王道夫席上韵

风狂雨横,是邀勒园林,几多桃李。

待上层楼无气力,尘满栏干谁倚。

就火添衣,移香傍枕,莫卷朱帘起。

元宵过也,春寒犹自如此。

为问几日新晴,鸠鸣屋上,鹊报檐前喜。

揩拭老来诗句眼,要看拍堤春水。

月下凭肩,花边系马,此兴今休矣。

溪南酒贱,光阴只在弹指。

(0)

种药苗二首·其一种罂粟

筑室城西,中有图书。窗户之馀,松竹扶疏。

拔棘开畦,以毓嘉蔬。畦夫告予,罂粟可储。

罂小如罂,粟细如粟。与麦皆种,与穄皆熟。

苗堪春菜,实比秋谷。研作牛乳,烹为佛粥。

老人气衰,饮食无几。食肉不消,食菜寡味。

柳槌石钵,煎以蜜水。便口利喉,调养肺胃。

三年杜门,莫适往还。幽人衲僧,相对忘言。

饮之一杯,失笑欣然。我来颍川,如游庐山。

(0)

太白山祈雨诗五首·其三

山为灰,石为炭。水泉沸,百草烂。神予我,旱夺之。

孰为是,骄不威,尚可弛兮。

(0)

和子瞻开汤村运盐河雨中督役

兴事常苦易,成事常苦难。

不督雨中役,安知民力殚。

年来上功勋,智者争雕钻。

山河不自保,疏凿非一端。

讥诃西门豹,仁智未得完。

方以勇自许,未恤众口叹。

天心闵劬劳,雨涕为汍澜。

不知泥滓中,更益手足寒。

谁谓邑中黔,鞭箠亦不宽。

王事未可回,后土何由乾。

(0)
诗词分类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诗人
方琬 李文藻 莲花妓 陈大受 许孟容 刘光谦 洪兴祖 彭泰翁 钟谟 洪子舆 徐商 甄后 吴隐之 李勋 左芬 程邃 乙支文德 洪天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