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黏屐,絮沾衣。故来迟。风约池萍晴黛展,远山眉。
休恨春去多时。流莺啭、还傍高枝。
此处更无金弹落,莫惊飞。
苔黏屐,絮沾衣。故来迟。风约池萍晴黛展,远山眉。
休恨春去多时。流莺啭、还傍高枝。
此处更无金弹落,莫惊飞。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的画面,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春日的景象和心情。"苔黏屐,絮沾衣"写出了春泥湿润,柳絮纷飞的季节特征,鞋子上沾满了青苔,衣裳也被柳絮轻覆,营造出一种清新又略带寂寥的氛围。
"故来迟"表达了诗人对春光稍纵即逝的感慨,仿佛春天故意迟到,让人感到时光匆匆。接下来的"风约池萍晴黛展,远山眉"运用了比喻,将池塘上的浮萍比作女子的黛眉,晴空下的远山则如女子含笑的眉眼,形象生动地描绘出春色如画的意境。
"休恨春去多时"是诗人劝慰自己不必过于伤感春光易逝,暗示人生短暂,应珍惜眼前的美好。"流莺啭、还傍高枝"进一步描绘了鸟儿在枝头欢歌的场景,寓意生命的活力与自然的和谐。
最后两句"此处更无金弹落,莫惊飞"表达了诗人对宁静春日的呵护,希望不要因为人类的打扰而惊扰了这些飞鸟,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的尊重。
整体来看,这首《愁倚阑令》以春天为背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生命短暂的感慨,以及对自然和谐的向往。
两岸共明月,阑干霄汉间。
风波浙江水,砥柱海门山。
昼夜潮消长,利名人往还。
不如沙上鹭,玉立一身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