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两两留蓂荚。算恰是、生申佳节。
祝君寿阅八千秋,岁岁对、长空皓月。
威宣比部推刚决。气凛凛、秋霜争烈。
滩头双鶒看飞来,便有诏、催归天阙。
初秋两两留蓂荚。算恰是、生申佳节。
祝君寿阅八千秋,岁岁对、长空皓月。
威宣比部推刚决。气凛凛、秋霜争烈。
滩头双鶒看飞来,便有诏、催归天阙。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初秋的美丽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祝愿和对即将到来的佳节的期待。
“初秋两两留蓂荚”一句,设定了季节背景,蓂荚(一种植物的果实)在初秋时节依然保留着夏日的繁盛,这种生长状态暗示了一种对美好事物不愿放手的情感。
“算恰是、生申佳节”表明这个时候正值良辰吉日,申字在这里可能指的是时间或方向,也许是指一个特定的时刻或者方位,这里诗人用它来强调这个时节的美好。
“祝君寿阅八千秋,岁岁对、长空皓月”是对朋友深情的祝福,希望他能享受像八千个秋天那样的漫长而美好的生命,每年都能在明亮的月光下,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生命的美好。
“威宣比部推刚决”一句,通过比较的手法突显了某种坚定或强烈的情感或决定,但由于缺乏上下文,这里的具体含义不易断言。
“气凛凛、秋霜争烈”则是对初秋气候的描写,秋风凛凛,秋霜(可能指的是秋天的寒冷)给人一种清凉而略带严肃感的感觉。
“滩头双鶒看飞来,便有诏、催归天阙”这两句则转换了场景,诗人在河岸上看到双鶒(可能是指鸟类,如鸿雁)的翱翔,或许是在观察着它们的归巢行为,而“便有诏、催归天阙”可能暗示了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或者命令,让这些鸟儿迅速返回其所在的高空或远方。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初秋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对友人深情的祝福,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以及对未来美好时光的向往。
君不见龙门之下百尺桐,漂霰飞雪愁寒空。
何年班尔落君手,小窗伴坐歌南风。
恍然如著山岩里,不知身在尘埃中。
初闻平野飞鸿鹄,欻听金盘起珠玉。
绕坛古树郁嵯峨,六月吹霜作寒绿。
折杨黄华不须道,别鹤离鸾尚堪续。
君不见开元天子醉西都,音声十院留欢娱。
当时临轩奏此曲,径须解秽烦花奴。
乃知恬淡世莫识,无弦之趣何时无。
归家愁厌筝笛耳,此声一听还已矣。
会须流水访钟期,试向炉中觅焦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