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人已悟孩提事,弃掷泥儿坏纸鸢。
闻道近来都识破,丹青便面亦轻捐。
道人已悟孩提事,弃掷泥儿坏纸鸢。
闻道近来都识破,丹青便面亦轻捐。
这首诗描绘了对世事变迁和人生哲理的深刻洞察。首句“道人已悟孩提事”,道人在这里象征着领悟了人生的智慧,仿佛已经理解了孩童时期就明白的道理,暗示了人生的某些真理在年幼时就已经显现。接着,“弃掷泥儿坏纸鸢”则以孩童游戏为喻,泥儿和纸鸢都是易碎之物,象征着生活的短暂与无常,以及人们在追求快乐与梦想时可能遭遇的挫折和失落。
后两句“闻道近来都识破,丹青便面亦轻捐”,进一步揭示了对现实的洞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经历的增多,人们开始认识到生活的真实面貌,包括那些曾经被视为理想或追求的东西,如艺术作品(“丹青”指绘画)和表面的装饰(“便面”可能指面具或装饰品),也可能被看作是虚幻或不重要的。这反映了诗人对于人生价值和真实性的思考,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刻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寓言式的叙述,探讨了人生智慧的获得、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物质与精神追求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洞察和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
迢递辞京华,辛勤异乡县。
登高俯沧海,回首泪如霰。
同人久离别,失路还相见。
薛侯怀直道,德业应时选。
蔡子负清才,当年擢宾荐。
韩公有奇节,词赋凌群彦。
读书嵩岑间,作吏沧海甸。
伊余寡栖托,感激多愠见。
纵诞非尔情,飘沦任疵贱。
忽枉琼瑶作,乃深平生眷。
始谓吾道存,终嗟客游倦。
归心无昼夜,别事除言宴。
复值凉风时,苍茫夏云变。
征马向边州,萧萧嘶不休。
思深应带别,声断为兼秋。
歧路风将远,关山月共愁。
赠君从此去,何日大刀头。
离人去复留,白马黑貂裘。
屈指论前事,停鞭惜旧游。
帝乡那可忘,旅馆日堪愁。
谁念无知己,年年睢水流。
高馆张灯酒复清,夜钟残月雁归声。
只言啼鸟堪求侣,无那春风欲送行。
黄河曲里沙为岸,白马津边柳向城。
莫怨他乡暂离别,知君到处有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