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倚楼》
《倚楼》全文
宋 / 赵汝燧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蒹葭秋色晚,百尺倚江楼。

日暗烟藏寺,风高浪拍舟。

归云投远岭,饥雁叫沧洲。

心事非年少,尘埃白尽头。

(0)
翻译
芦苇丛秋意渐浓,高楼直耸江畔傍。
夕阳低垂寺影朦胧,风吹浪涌小舟摇晃。
归雁掠过远方山岭,饥饿的雁群呼唤着沙洲。
心中的思绪已非当年,岁月如尘埃白头苍老。
注释
蒹葭:芦苇。
秋色:秋天的景色。
晚:傍晚。
百尺:很高。
倚:靠着。
江楼:江边的楼阁。
日暗:夕阳昏暗。
烟藏:烟雾笼罩。
寺:寺庙。
风高:大风。
浪拍:波浪拍打。
归云:归巢的云彩。
远岭:远方的山岭。
饥雁:饥饿的大雁。
沧洲:水边的陆地。
心事:内心的情感或思绪。
非年少:不再是年轻时。
尘埃:岁月。
白尽头:白发苍苍。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傍晚江边的画面。"蒹葭秋色晚"以芦苇丛生的江畔,渲染出深沉而宁静的秋意,暗示时光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百尺倚江楼"则写出诗人站在高楼上,俯瞰江面,显得孤独而思索。

颔联"日暗烟藏寺,风高浪拍舟"进一步描绘环境,昏暗的阳光透过烟雾,隐约可见远处的寺庙,而江面上风大浪急,船只在其中摇曳,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这两句寓含了诗人对世事的观察和内心的感受。

颈联"归云投远岭,饥雁叫沧洲"借归雁的形象,表达诗人对远方的思念和内心的迷茫。"归云"象征着游子的归心,"饥雁"则可能寓意诗人自身的漂泊或困境。

尾联"心事非年少,尘埃白尽头"直抒胸臆,诗人感叹岁月流逝,曾经的壮志豪情已不再,人生的尘埃也渐渐染白了发梢,流露出一种岁月沧桑和人生无常的感慨。

总的来说,这首《倚楼》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光和自我境遇的深刻反思。

作者介绍

赵汝燧
朝代:宋

(1172—1246)名或作汝燧。宋宗室,居袁州,字明翁,号野谷。宁宗嘉泰二年进士。主东阳县簿,迁湖南刑司狱干官,改知临川县。监镇江府榷货务,年课羡三十万。迁知郴州。历湖南宪漕,以刑部郎官召对,再差知温州。博记工文,尤长于诗,为江湖派诗人。有《野谷诗稿》。
猜你喜欢

寄塞北张符

陇树塞风吹,辽城角几枝。

霜凝无暂歇,君貌莫应衰。

万里平沙际,一行边雁移。

那堪朔烟起,家信正相离。

(0)

续古二十九首·其二十

南园杏花发,北渚梅花落。

吴女妒西施,容华日消铄。

(0)

别兄弟

谋身非不早,其奈命来迟。

旧友皆霄汉,此身犹路岐。

北风微雪后,晚景有云时。

惆怅清江上,区区趁试期。

(0)

洛下赠彻公

天竺沙门洛下逢,请为同社笑相容。

支颐忽望碧云里,心爱嵩山第几重。

(0)

杂歌谣辞.步虚词二首·其一

汉武清斋读鼎书,太官扶上画云车。

坛上月明宫殿闭,仰看星斗礼空虚。

(0)

杂讽九首·其一

红蚕缘枯桑,青茧大如瓮。

人争捩其臂,羿矢亦不中。

微微待贤禄,一一希入梦。

纵操上古言,口噤难即贡。

蛟龙在怒水,拔取牙角弄。

丹穴如可游,家家畜孤凤。

凶门尚儿戏,战血波澒溶。

社鬼苟有灵,谁能遏秋恸。

(0)
诗词分类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诗人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李恒 武翊黄 曹著 王苏苏 余玠 胥偃 王仲舒 黎逢 陈淬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