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元旦哭喇嘛二首·其一》
《元旦哭喇嘛二首·其一》全文
明 / 释函可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

满头白雪眼双青,方丈时时见执经。

四海几回悲鹤梦,一枝今又丧龙庭。

顶门有骨留金字,南塔无人失典型。

见说国王齐下拜,浮图千古镇沧溟。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迈的喇嘛在新年之际离世的情景,充满了对逝者的哀悼与缅怀之情。首句“满头白雪眼双青”以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刻画了喇嘛白发苍苍、眼神依然明亮的形象,展现了他虽年老但精神不衰的风采。接着,“方丈时时见执经”一句,点明喇嘛生前勤于诵经,追求精神世界的纯净与升华。

“四海几回悲鹤梦,一枝今又丧龙庭”两句,运用了鹤梦和龙庭的典故,表达了对喇嘛离世的深切哀痛。鹤梦常用来比喻高洁的品德或超脱的精神境界,而龙庭则象征着权力与地位,此处暗示喇嘛虽已离世,但其精神与影响力仍深远。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强调了喇嘛生前的崇高地位与深远影响。

“顶门有骨留金字,南塔无人失典型”中,“金字”可能指的是喇嘛留下的教诲或精神遗产,而“南塔”则是指喇嘛的墓地或纪念之地。这两句诗表达了对喇嘛精神遗产的珍视以及对其作为精神领袖地位的肯定。

最后,“见说国王齐下拜,浮图千古镇沧溟”两句,描绘了喇嘛去世后,国王乃至四方百姓都前来致哀的场景,体现了喇嘛在社会中的崇高地位与广泛影响力。同时,“浮图千古”象征着喇嘛的精神将永远流传,镇守着这片大海,寓意着他的精神遗产将世代传承,永不磨灭。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喇嘛生前形象、精神遗产以及社会影响的描绘,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与崇敬之情,同时也颂扬了喇嘛在精神世界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角色。

作者介绍

释函可
朝代:明

释函可(1611-1659),字祖心,号剩人,俗姓韩,名宗騋,广东博罗人。他是明代最后一位礼部尚书韩日缵的长子。明清之际著名诗僧。
猜你喜欢

次韵抱朴君同紫芝见过

春来得新语,胜食斋房芝。

舌本久已强,便觉此意随。

三咽元和津,髣髴疑管窥。

是事夫如何,今古诚一时。

起搔种种发,抖擞酬酢之。

楼西万山横,其中真吾诗。

试断取一二,惨惨天四垂。

谁云泌之水,而可以乐饥。

但愿且吃饭,底用谈所知。

彼哉长物尔,徒败人佳思。

(0)

伯皋自永丰见过次韵

薰风入家林,共坐满窗绿。

交游情致深,景物岁月速。

伤哉利名者,冰炭恣寒燠。

既已随颓波,一失不可复。

较其心迹微,能异几禽犊。

吾侪事幽讨,得兴万虑足。

相羊山水间,处处堪悦目。

君来叩蓬户,离群久居独。

道故惊变迁,忧时见翻覆。

且听歌声长,前村正樵牧。

(0)

次韵昌甫所寄因答施仲益且寄斯远·其三

尝看晋宋语,无忌酷似舅。

焉如施与徐,共学乃师友。

固应在同声,亦何苦遗臭。

我独乏雅正,蓬心乱苗莠。

(0)

五思·其一

我思列岫亭,秋光满灵山。

地高出林荡,下视城邑间。

有时坐终日,邻僧亦往还。

屋头木蓊蓊,砌下菊斑斑。

放此麋鹿心,鍊彼冰雪颜。

今日复何日,驱驰未能闲。

(0)

秋怀·其三

虚堂倚修竹,冷冷自苍翠。

东轩亦不恶,小山发丛桂。

残蝉犹啾啁,新雁已嘹唳。

抚几怜岁华,何用苦文字。

颜子曲肱眠,陶令日日醉。

鄙哉乘时者,急急死名利。

百年归山丘,等无身口累。

(0)

雨中杂兴·其四

客来难共语,客去宁自孤。

未能高远引,非斯其谁徒。

寥寥同心人,一逝不可呼。

渊明醉即眠,所以爱吾庐。

(0)
诗词分类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诗人
程洵 傅熊湘 陈方恪 李雯 许炯 金兆燕 李符 耿湋 释善珍 陈岩 陆震 瞿士雅 李延兴 石孝友 多隆阿 王吉昌 周麟之 释崇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