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琵琶》
《琵琶》全文
隋朝 / 李世民   形式: 排律  押[支]韵

半月无双影,全花有四时。

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

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

驶弹风响急,缓曲钏声迟。

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

(0)
注释
半月:半轮月亮。
无双影:没有双重的影子,比喻独特无二。
全花:盛开的花。
四时:四季。
摧藏:收敛,隐藏。
千里态:指广泛的姿态或风情。
掩抑:压抑,克制。
几重悲:多层的悲伤。
促节:急促的节奏。
萦:缠绕,环绕。
红袖:舞女的红色衣袖,借指舞蹈。
清音:清脆悦耳的声音。
翠帷:翠绿色的帷幕,常用来形容华美的居所或演出场所。
驶弹:快速弹奏。
风响急:风声因弹奏急促而显得紧急。
缓曲:缓慢的曲调。
钏声迟:手镯的撞击声显得缓慢。
空馀:只留下。
关陇:泛指古代中国西北地区,这里特指充满离愁别绪的地方。
恨:遗憾,怅惘。
因此:因为这样。
代相思:代替人们传递相思之情。
翻译
半个月亮没有双重影子,盛开的花朵却经历了四季变换。
它收敛了跨越千里的姿态,掩饰了重重无尽的哀伤。
急促的节奏缠绕着舞动的红袖,清脆的乐音充满了翠绿的帷幔。
快速弹奏时风声急促作响,缓慢的曲调中手镯声响显得迟缓。
只剩下对关陇地区的遗憾,因此它代人传达着相思之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独自弹奏琵琶的场景,通过音乐表达深藏的哀愁和对远方所思之人的怀念。诗人巧妙地运用“半月无双影”来隐喻孤独,“全花有四时”则象征着时间的流转与生命的情感变化。

“摧藏千里态,掩抑几重悲”表达了内心深处的痛苦和压抑,这种情绪通过琵琶音乐得以宣泄。诗中还运用了对比手法,如“促节萦红袖,清音满翠帷”显示出音乐节奏与情感的变化,以及声音在空间中的扩散。

最后,“空馀关陇恨,因此代相思”则直接点出了这种独自弹奏琵琶背后的深层含义——那是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不舍。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优美的意象,展现了古人心中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音乐作为情感表达的一种独特形式。

作者介绍
李世民

李世民
朝代:隋朝   生辰:599年-649年

唐太宗李世民(公元598年1月28日【一说599年1月23日】-公元649年7月10日),生于武功之别馆(今陕西武功),是唐高祖李渊和窦皇后的次子,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战略家、军事家、诗人。李世民少年从军,曾去雁门关营救隋炀帝。唐朝建立后,李世民官居尚书令、右武候大将军,受封为秦国公,后晋封为秦王,先后率部平定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等军阀,在唐朝的建立与统一过程中立下赫赫战功。
猜你喜欢

绮怀·其五

虫娘门户旧相望,生小相怜各自伤。

书为开频愁脱粉,衣禁多浣更生香。

绿珠往日酬无价,碧玉于今抱有郎。

绝忆水晶帘下立,手抛蝉翼助新妆。

(0)

半山寺联

钟阜割秀,青溪分源,咫尺接层城,叹禁苑全虚,尚留此寺;

谢傅棋枰,荆公第宅,去来皆幻迹,问孤墩终古,究属何人。

(0)

禺山书院知白斋联

力到旋乾转坤,安之若素;

心能知白守黑,涅而不锱。

(0)

赠袁枚联

廉吏可为,鲁山四面墙垣少;

达人知足,陶令归来岁月多。

(0)

水吾园茅亭联

尘海沤中已无锥立地;孤峰顶上有把茅盖头。

(0)

小乔墓联

小院辟从今,对马鬣一抔,秋风酒酹湖蘋白;

大姨渺何处,独蛾眉千古,春雨香流墓草青。

(0)
诗词分类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诗人
苏易简 毌丘俭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