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列岫亭,秋光满灵山。
地高出林荡,下视城邑间。
有时坐终日,邻僧亦往还。
屋头木蓊蓊,砌下菊斑斑。
放此麋鹿心,鍊彼冰雪颜。
今日复何日,驱驰未能闲。
我思列岫亭,秋光满灵山。
地高出林荡,下视城邑间。
有时坐终日,邻僧亦往还。
屋头木蓊蓊,砌下菊斑斑。
放此麋鹿心,鍊彼冰雪颜。
今日复何日,驱驰未能闲。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悠远的山居生活画卷。诗人韩淲以“我思列岫亭”开篇,将读者引入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他想象自己身处列岫亭中,秋光洒满灵山,四周是高拔的地势,仿佛与世隔绝,只有偶尔俯瞰城邑,提醒着外界的存在。
接着,诗人描述了他在山中的日常:日复一日地静坐,与邻近的僧人往来,生活简单而自足。屋前树木茂盛,石阶下的菊花斑驳,自然之美与日常生活交织在一起。诗人借此表达了对自由与自然的向往,以及在喧嚣世界中寻找心灵栖息地的愿望。
最后,“今日复何日,驱驰未能闲”一句,既是对时间流逝的感慨,也是对自己忙碌生活的反思。在追求精神自由的同时,也意识到现实世界的束缚,表达了对理想生活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以及对内心平静生活的追求。
斜髻娇娥夜卧迟,梨花风静鸟栖枝。
难将心事和人说,说与青天明月知。
枇杷昔所嗜,不问甘与酸。
黄泥裹馀核,散掷篱落间。春风拆勾萌,朴?如榛菅。
一株独成长,苍然齐屋山。
去年小试花,珑珑犯冰寒。
化成黄金弹,同登桃李盘。
大钧播群物,斡旋不作难。
树老人何堪,挽镜觅朱颜。
颔髭尔许长,大笑欹巾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