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新安承师以诗见教次韵》
《过新安承师以诗见教次韵》全文
明 / 王以悟   形式: 古风

冒暑行游涧水西,篝灯危坐类迦黎。

从今了得超凡诀,圣学工夫在日跻。

入圣超凡不易了,一毫未透隔千山。

年□奔走旋多病,此日东垣学闭关。

(0)
翻译
冒着酷暑游览涧水西边,手持火把独坐犹如迦黎修行者。
从此以后明白了超凡之道,圣人的学问每日都在提升。
要达到圣人和超凡的境界并不容易,哪怕一丝领悟也如同翻越千座山峰。
年纪渐大奔波劳碌导致身体多病,今日我选择在东垣静心闭关学习。
注释
冒暑:冒着炎热的天气。
涧水西:涧水的西岸。
篝灯:手持火把照明。
迦黎:古印度僧侣,此处比喻修行者。
超凡诀:超脱世俗的秘诀或智慧。
圣学:神圣的学问或修行。
日跻:每日进步。
入圣:达到圣人的境界。
一毫未透:丝毫没有领悟。
隔千山:如同隔着千座山峰难以触及。
年□:年纪增长。
奔走:忙碌奔波。
旋多病:很快就开始生病。
东垣:古代地名,此处可能指代某处隐居之地。
闭关:隐居或专心修行。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以悟的作品,名为《过新安承师以诗见教次韵》。从内容来看,诗中描绘了诗人在炎热夏日游历于涧水西边的情景,并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与内心世界的思考,表达了超脱世俗、追求圣学境界的愿望。

首句“冒暑行游涧水西”,描写诗人在炎热中游走至涧水之西,展现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探索。接下来的“篝灯危坐类迦黎”则透露出一种寂静而专注的情形,如同古代学者夜以继日地研读经典。

第三句“从今了得超凡诀”,表达诗人对超越凡人的境界有所领悟,而“圣学工夫在日跻”则强调了追求这种境界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努力。

中间两句“入圣超凡不易了,一毫未透隔千山”抒写了诗人对达到圣贤境界的艰难认识,以及即便是极小的一点真理也被世俗尘封,难以触及。

末尾两句“年□奔走旋多病,此日东垣学闭关”,则反映出诗人因年岁渐长、身心俱疲,加上频繁的奔波劳碌而多有疾病。最后,“此日东垣学闭关”表达了他决定静下心来,专注于学问,不再外出交游。

整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个人内省的描写,传递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精神境界的思想情操。

作者介绍

王以悟
朝代:明

王以悟,字惺所。河南陕县东凡人。明代万历三十二年(公元1604年)中进士,任邢台令。邢台遭荒灾,他上报朝廷求援,设粥棚、置棉衣,救济贫民。他亲自检查救灾事项,还用自己俸禄,赎回穷人卖掉的妻室儿女。天启元年(公元1622年),他调任山西参政,单车就道,行李简陋。后辞官回乡,隐居不仕,专门从事办学。他与张抱初、张春宇,吕豫石等文人学士培育了众多学生。他还著有《常惺惺稿》10卷,《解缚编》2卷。他教授学生著书立说,去世后,在陕州城内建有祠堂。
猜你喜欢

蔡伯世吕隆礼敦智李肃老求颂二首·其二

文章于道未为尊,争似无为实相门。

要做仲尼真弟子,须参达磨的儿孙。

(0)

山居杂颂七首·其二

石楠子熟雪微乾,曾向人家画里看。

觌面似君君未领,问君何处有遮栏。

(0)

再次韵

四海班扬誉,平生支许游。

芝兰端秀润,杨柳未风流。

异日玉堂草,何年石室筹。

愿公随处用,择地岂真休。

(0)

次韵湛老菖蒲二首·其一

溪渌渠无数,窗奁此独幽。

蘋繁惟祭祀,杨柳谩风流。

根抱千年老,苗舒一寸柔。

内刚还外顺,不对道人羞。

(0)

次韵镜上人三首·其三

相见无言意已传,不谈名利不谈禅。

静如秋浦翘双鹤,清似寒岩落瀑泉。

隐逸妄人居妙室,功名渠辈画凌烟。

二流淼淼追难及,老大难挥马腹鞭。

(0)

寻梅二首·其一

闻道香寒犯雪开,驼裘絮帽探春来。

立春恰在王正朔,次第群芳不待催。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光绪 爱新觉罗·福临 蒋彝 诸葛亮 郦道元 杨於陵 陈封怀 杜濬 毕构 班超 杨朱 张爱玲 石评梅 卜商 言偃 宰予 仲由 子贡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