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其一》
《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其一》全文
宋 / 刘克庄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

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

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

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名教矫玄虚。

(0)
注释
宣室:古代宫殿中的正室,这里指汉代文帝的宣室殿,常用来比喻君主接见臣子的地方。
寓言十九:指用寓意深刻的故事或言论来表达深奥的道理。
乐令:指西晋时期的名士嵇康,字叔夜,因其喜好音乐,故有此称,以其敢于直言而著称。
翻译
从前的皇帝在宣室召见群儒,频繁地讨论学问于石渠阁。
过去的奏章文献如山,都是早年的往事,晚年时写的大多是寓言式的文字。
对于色与空的道理已经看透,记忆力大不如前,已经过去了一年多。
西晋时期的人们只有像乐令那样的,才会愿意用真实的道理纠正玄虚的学说。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刘克庄的作品,名为《新凉理故书有感二首(其一)》。诗中通过对古人修史和治学情景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记载的重视以及对学术传承的尊崇。

"□□先帝开宣室,频领群儒上石渠。" 这两句以汉武帝开辟石渠为例,显示出古代帝王对于文化教育的推崇,以及士人对于学问的追求。"宣室"指的是设在宫中的学习之所,而"石渠"则是古代著名的学府。

"奏牍三千前日事,寓言十九暮年书。" 这两句提及的是历史记载的重要性和广泛性。"奏牍"指的是官方文书,如奏章、公文等,数量之多达到了三千件;而"十九暮年书"则是对古人晚年仍然致力于著述的赞颂。

"色空勘破偏盲久,记诵俱忘一载馀。" 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某些被忽视或遗忘的学问重视,并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去挽救那些即将消逝的知识和文化。

"西晋诸人惟乐令,肯将名教矫玄虚。" 最后两句则是对西晋时期那些贤能之士的推崇,他们不仅乐于接受儒家之道,而且还致力于其教义的传播和发展。

整首诗通过对古代学术活动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于历史文化的珍视,以及对于学问传承的责任感。

作者介绍
刘克庄

刘克庄
朝代:宋   字:潜夫   号:后村   籍贯:福建莆田   生辰:1187~1269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
猜你喜欢

奉送少司空李棠翁老师之金陵·其三

去去辞金马,行行向石头。

台高曾宿凤,官古旧名鸠。

南北皆荣遇,江山足壮游。

独令桃李士,日夜望仙舟。

(0)

题董太史画

苍厓古寺白云封,上有天池写玉龙。

想得高人濡墨处,閒心一片挂芙蓉。

(0)

寿申瑶翁相师·其三

曾闻优诏自天来,帝为升储宠上台。

密疏向关宗社计,孤忠肯受外廷猜。

赤松老伴留侯谢,丛桂閒同隐士裁。

卿月临阶人献寿,应知茂苑即蓬莱。

(0)

和彭文学翼庵郊居对雪限灯字

客况孤云薄,禅心片雪澄。

去移东郭履,吟傍上方灯。

路自青门近,杯应白社憎。

可能抛世鞅,与尔听三乘。

(0)

郊寺送华舍人芝台奉使西塞还乡

城阴花木隐禅扃,系马人看使节停。

转饷已窥秦塞紫,行山犹指蓟门青。

交情梦里占离合,世事尊前感醉醒。

惆怅风萍不暂住,乡心今夜逐寒星。

(0)

入山有感仲山师隐居

夫子传经日,何人不及门。

云从绛帐隔,空此青山尊。

源正河汾广,春深桃李繁。

谁寻各言志,感遇共酬恩。

(0)
诗词分类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诗人
施蛰存 蒋礼鸿 王揖唐 邓拓 夏仁虎 江亢虎 金启华 陈更新 陈子范 钱昌照 范烟桥 石凌鹤 吕思勉 陈炯明 俞律 蔡谔 何叔衡 柏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