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散养生尘满衣,爬搔正想醴泉肥。
不见麻姑玉指爪,漫劳青鸟入云飞。
中散养生尘满衣,爬搔正想醴泉肥。
不见麻姑玉指爪,漫劳青鸟入云飞。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胡奎所作的《答铁柱观道友(其三)》。诗中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道家修行的生活场景和对仙界的向往。
首句“中散养生尘满衣”,以“中散”借指隐士或修道之人,形象地描绘了道人生活简朴,尘土飞扬的情景,体现了修行者不求奢华,一心向道的精神状态。
次句“爬搔正想醴泉肥”,“爬搔”二字生动地表现了道人在修行过程中的动作,同时“想醴泉肥”则表达了对仙界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精神满足的追求。
后两句“不见麻姑玉指爪,漫劳青鸟入云飞”,通过“麻姑”这一神话人物的典故,进一步深化了对仙界的想象。麻姑作为传说中的仙女,其玉指爪象征着仙界的纯净与高洁。而“青鸟”则是古代传说中传递信件的神鸟,此处用来形容仙界的使者,暗示了与仙界的遥远距离和难以触及的神秘感。这两句诗通过对比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表达了诗人对超凡脱俗境界的渴望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道家修行生活和对仙界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超越世俗束缚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理想世界不可得的淡淡哀愁。
修仙慕道,为甚都担阁。
妄想太虚高,皆由骋、外缘欢乐。
内中珍宝,未晓是无为,只夸强,又夸能,夸里还销铄。
非知下手,怎会重安脚。
每谩度饥寒,争似把、阴阳做作。
白纯红赫,光艳灿然殊,一方圆,十方明,方现真丹药。
论饥寒,公来问,中怎奈爷娘。牵儿绊,妻室恼愁肠。
卦分明有说,田正、震地清凉。
南看,前一点,何不趁时详。琅。
序至,金木水,火放炎光。然见真景,本有舒张。
睹红霞出入,开后、慧刃挥钢。
花绽,系接引,永永满庭芳。